1时间统筹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5页~116页的内容以及自主练习中的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1.创情板题谈话:你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吗?你会做什么呢?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吗?。刚才造句中说的几件事都是可以同时做的,不仅在文字里有这样的表述,在数学领域也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学与生活:板书课题:时间统筹(课件出示信息窗)2谈话:看看小华要做完上面的家务,至少需要多少时间呢?【设计意图:简单而平实的导入把课堂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要学的,正是我们生活中要用到的,这样的学有所用,才会使学生更有积极性。与此同时,这样的设计又是语文和数学学科的整合,“一边⋯⋯一边⋯⋯”正说明可以同时做不同的事,这两件事之间即有内部联系又有不同的方式,而这其间的合理安排,正是这节课里要学习的统筹方法。】2.出示目标: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自学指导:过渡:要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靠大家努力,请看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15页红点中的内容,思考:1.看看小华都干了哪些家务活?2.每件家务做完,各需多少时间?3.如果一件一件的干需要多长时间?4.如果你是小华,你将怎样安排这些家务活,才能使总共用时最少呢?)【5分钟后,比比谁能汇报清楚上述问题,并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4.学生自学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关注“学困生”。)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调查: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请放下手。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收获,不会的问题,小组内交流解决。3.全班汇报质疑。课堂生成预设:小组1:把所有时间相加10+25+8+10=53(分钟)小组2:25+10+10=45,在烧水的同时擦桌子,可节省8分钟,共需45分钟。3小组3:25+3=28,先用洗衣机洗衣服,在洗衣机工作的同时,之后依次拖地、擦桌子、烧水,洗完衣服后,再等3分钟水才能烧开。小组4:先洗衣服,在洗衣机工作的同时,开始烧水,在洗衣、烧水的过程中,依次做擦桌子、拖地两项家务。这样在洗完衣服之前,其它家务都能做完,至少需要25分钟。师: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种做家务的方案,比较一下,谁的安排最合理?为什么?师小结:不难发现,做同样的几件家务,不同的安排顺序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这对我们以后做事情会带来什么启示,大家说说看。【设计意图:帮妈妈做家务,这样浓郁的生活气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知道,小华做的事很多,请同学们帮助小华想一想,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才让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摆一摆,算一算,这样就为设计出最优化的方案提供了素材,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体现了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最后通过学生的汇报,共同总结出最优化方案。让学生真正地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设计出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最优化方案。】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1.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通过前面几册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统筹方法”的运用,学生在生活中有用到过,平时在做的时候,有部分学生也4注意到怎么做会省时些。但更多的是无意识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统筹方法”的运用有所了解,知道怎么做效率会更高,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会有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