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页脚内容1危险化学品使用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和内容依据标准检查结果符合划√备注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生产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GB50016-20063.1.1√生产车间均为丙类锅炉房、动力车间丁类制冷站为乙类2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符合表3.3.1的规定。3.3.1√生产车间耐火罐有两级,单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符合规范3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3.1.3√成品库、原料库均为丙类附件1:页脚内容24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应符合表3.3.2的规定。3.3.2√符合要求5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1的规定。3.4.1√符合要求6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其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表3.5.2的规定。3.5.2√符合要求7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250㎡,且同一时间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3.7.2√同一时间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可设一个安全出口8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小于等于300㎡时,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3.8.2√300㎡可设一个安全出口9化工企业厂区总面积应根据厂内各HG20571-95√符合要求附件1:页脚内容3生产系统及安全、卫生要求进行功能明确、合理分区的布置、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通道和间距。2.2.110应尽量采用没有危害或危害较小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淘汰毒尘严重又难以治理的落后工艺设备,使生产过程本身为本质安全型。2.3.2√生产过程本质安全性较高11对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生产过程应合理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实现遥控和隔离操作。2.3.3√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12化工生产装置区、储罐区、仓库除应设固定式、半固定式灭火设施外还应按规定设置小型灭火器材。3.1.13.5√已设置13有毒有害液体的装卸应采用密闭操作技术并加强作业场所通风,配置局部通风和净化系统以及残液回收系统。3.5.3.4√盐酸、氢氧化钠室外埋地储罐液氨罐室外设置,密闭操作附件1:页脚内容414化工装置内有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时应按规定设计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3.6.1√扶梯、平台、围栏符合要求15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应设计可靠的防护设施、挡板或安全围栏。3.6.2√已设置防护设施16具有化学灼伤危险的作业区应设计必要的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护设施并在装置区设置救护箱,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4.6.5√已设置17化工装置的管道刷色和符号执行《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5.1.4√符合要求18化工装置安全标志执行《安全标志》GB28945.2.1√符合要求附件1:页脚内容5氨制冷站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和内容依据标准检查结果符合划√备注1建筑1.1氨压缩机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危险性乙类建筑的有关规定。GB50072-20014.7.1乙类1.2氨压缩机房净高应根据设备高度和采暖通风的要求确定,不宜高于6m。4.7.2符合要求1.3氨压缩机房的自动控制室或操作人员值班室应与机器间隔开并应设固定密封观察窗。4.7.4值班室与配电室在一起与机器间已设防火墙分隔1.4变配电室与氨压缩机房毗连时,共用的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该墙上4.7.6以放火墙分隔并设固定密封观察附件1:页脚内容6只允许穿过与配电室有关的管道,沟道其孔洞周围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封堵。窗1.5氨压缩机房和变配电室的门应向外开启,并采用手开门。7.7.7外开,手动1.6氨制冷机房的配电柜应单独设置。津安监管字[2005]37号8.1.1单独设置1.7机房应保证足够的检修及操作空间。8.1.2符合要求1.8氨制冷机房门口或外侧,须设切断制冷系统电源的总开关,此开关应能停止所有制冷设备运转。若机器控制柜设于总控制室内,则每台机器旁增设按钮开关。8.1.4符合要求1.9机房内应设气体报警器。使用氨制冷剂,当氨气浓度达到4%容积时发8.16已设置附件1:页脚内容7出报警。1.10即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