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调查报告一、大多数居民对于商业保险的认知度还不够考虑到我国的保险市场主体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在新的发展阶段,保险监管机构在提升国民保险意识的过程中需要更加主动。事实上,从我国保险监管机构的工作来看,由于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成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监管机构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保险市场行为和偿付能力的监管上,而对保险市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无暇顾及太多。虽然近年来监管机构加强了保险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等,但总的来说离消费者的需求尚有距离,保险行业的社会形象仍然有待改善。展望未来,我国的保险监管机构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提升国民的保险意识:(一)构建和完善保险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险市场的运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比如监管机构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全社会的风险教育和现代保险保障教育,建立和完善保险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加强对各类保险组织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的披露,加强对消费者消费意愿和购买决策的了解,并为其购买保险尽可能提供便捷和可靠的服务等等。(二)开展政策性保险业务对于一些具有较强外部性的保险业务,比如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巨灾保险,政府可以考虑适度推行强制保险,也要求满足特定条件的人们必须购买保险,而政府对购买保险的人们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开展能够使更多的消费者切身感受到保险的作用,有效地改变他们对保险的认知。(三)倡导全民风险意识瑞士是世界上保险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保险密度是5660美元,排在世界第一位。究其原因,一是树立全民保险意识;二是推行法定保险。在瑞士,不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属于法定保险,就连火灾保险也被列入法定保险范畴。将法定保险作为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购买这些保险。长此以往,就慢慢形成了一种深入人心的、自觉遵守的保险消费习惯。《2009-2010年度中国居民人身保险市场调研城市总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城市居民对人身保险的认知水平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全部受访者中,有一半以上表示不清楚应该购买什么样保险产品;有超过六成表示不清楚各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有什么区别;有六成不知道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产品有什么区别等等。《2009-2010年度中国居民人身保险市场调研城市总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城市居民对人身保险的认知水平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全部受访者中,有一半以上表示不清楚应该购买什么样保险产品;有超过六成表示不清楚各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有什么区别;有半数不清楚保险产品与其他金融理财产品的区别;有六成不知道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产品有什么区别;有近六成不知道中资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存在差异;还有超过三分之一不清楚该去哪里购买保险。仅从当前城市居民持有商业人身险保单数量的总体情况来看,仅持有一份保单的占到41%,持有两份的不足三成,持有三份保单的占22%,已经持有四份更多保单的人数比例合计不到一成。从不同特征人群持有商业人身险保单的情况来看,女性持有保单的数量总体上多于男性;年龄在36岁到45岁之间的人群持有三份以上保单的比例更大;较高学历的人群持有保单的数量相对对于较低学历的人群;相对于其他职业人群,“教师、律师、会计师、医生等专业人员”、“私营业主”和“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持有保单的数量总体较多;收入水平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的人群持有保单的数量相对多于其他更高收入或更低收入的人群;"已婚有子女"的被访者持有保单的数量多于“已婚无子女”和“单身状态的人群”;“与家庭同住”的被访者持有保单的数量相对多于“单独居住”状态的人群;储蓄比例占总收入35%到50%之间的人群持有保单的数量总体多于其他储蓄比例的人群。再者从当前城市居民持有商业人身险保单的险种结构来看,寿险产品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养老险、健康险和意外险产品分别各占两成多一点;分红险产品占据六成以上,万能险产品占22%,投资连结险产品占15%。最后从不同特征人群持有商业人身险保单的险种结构来看,男性持有投资连结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