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为促进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劳动监察覆盖面,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水平,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通过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促进用人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实现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全员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就业稳定性,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并促进企业的发展。二、主要内容1、在全区建立起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片区、一级网格、二级网格宝塔式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全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每片区各由一名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专职监察员负责。一级网格以一个街道(镇)为单位划分为1个一级网格,并在各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成立劳动保障监察站。名称为:xxx街道(镇)劳动保障监察站。站长由本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担任。街道(镇)劳动保障监察站在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本职责范围内的劳动监察工作。二级网格以一个社区(村)为单位划分为1个网格,并在各社区(村)劳动保障室设立劳动保障监察点。名称为:xxx街道(镇)xxx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点。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点在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站及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本职责范围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2、今年在全区建立11个一级网格和101个二级网格。以网格为单位,依托区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街道(镇)兼职监察员和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三级队伍,掌握网格地域内的所有用人单位(指本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足额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和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并进行信息采集和动态监控。通过划分网格管第1页共4页理,实现变劳动保障监察的事后问责为事前监督,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切实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3、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站硬件设施要做到“七个一”,即。一个招牌、一个受理窗口、一块辖区网格示意图、一本台帐、一个档案柜、一部投诉受理电话、一个劳动保障监察公示牌。同时要做到每个二级网格内都设置有劳动保障维权投诉箱。4、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点硬件设施要做到“五个一”,即。一块牌子、一个受理窗口、一块网格示意图、一部投诉受理电话、一本台帐。5、按照一级网格配备2名以上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二级网格配备1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的标准落实人员。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兼任本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站兼职监察员,在取得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证件后,即正式上岗;各社区(村)劳动保障协管员兼任本社区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在取得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工作证件后,即正式上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专职监察员、街道(镇)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三级劳动保障监察队伍。三、成立机构为推动工作的开展,成立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区政府副区长童萍如担任组长,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雷雳及各街办(镇)主任(镇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龙冰、各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组成。办公室设在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龙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对全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工作实施组织领导、协调监控。各街道(镇)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并确定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负责人。四、实施步骤按照“全面推行、重点突出、扎实开展”的工作思路,年10月起在全区全面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建设,初步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点指导1—2个街道(镇)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建设、管理工作。第2页共4页各街道(镇)全面部署网格化管理实施工作,重点抓好2-3个社区(村)的网格化建设管理工作,以点促面,全面推进。第一阶段。全面部署阶段。时限为10月10日前。召开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动员会议,部署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