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启动仪式方案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计划一、项目背景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我校的学生处于青年初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学习的基础,良好的饮食习惯、独立的生活能力、适量的体育锻炼是学生身体健康的保证。而在部分学生中间存在着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有效的身体锻炼等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基础,也是学习进步和事业成功的法宝,让职业学校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是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而近年来,普高扩招,生源大战使中职学校学生素质下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显突出:主要有学习中出现过度的压力感、紧张、自卑,面临就业出现的烦躁、焦虑心理,人际交往中的偏执、抑郁,对环境的适应不良,自我强迫,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等种种表现。另一方面,工作负荷过重、社会期望过高、心理压力过大、人际交往狭窄等原因也使教师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担心、精神不振等。教师是教育影响的主导者、支配者,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对于培养合格人才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家长的心理健康对子第1页共8页女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然而,在我国,这个问题还远未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家长心理的不健康因素正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给家庭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家长提高心理素质,在家庭日常生活与子女的频繁接触中,在家庭教育中保持健康的心理,至关重要。在学校中开展健康教育是一件重要、紧迫而又有意义的工作。为此我校以心理健康/生活技能为切入点制订“发展健康促进学校”计划。二、指导思想以“健康推动发展,发展促进健康”的理念指导学校的创建工作,把学校的各项工作与创建工作相结合,把创建工作融入于学校的文化建设之中,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三、项目目标全面开展创建健康学校活动,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同努力下,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获得身心健康知识,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同时维护好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职员工的身体素质,努力把教职员工的不良心理消除到最低限度;向社区成员和家长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及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引起社区成员和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重视,配合学校开展好社区和家庭健康教育,提高社区成员和家长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成功创建健康促进学校。三、项目实施措施1、建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校和社区的相关人员及家长组成,负责项目的实施领导和组织工作。具体包括:落实创建责任制;定期研究创建工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改善工作;按要求配备有关人员,督促、检查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提供必要的经费用于创建工作,并做到逐年增加。第2页共8页2、做好组织发动和宣传工作。将健康促进学校的概念推广到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和学生,提高全校师生的认识,并寻求社区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形成共识支持环境,作为推展“健康促进学校”基础。3、提供政策保障。在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完善中要结合推展健康促进学校的工作。在课程安排上严格按学校的作息时间,保证师生的用餐、休息和锻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