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运作一、IE认知:1.IE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配合科学管理的技巧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2.IE最终目的是经由管理的运作,使企业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是故与成本或经济效益有关,包括制度、作业方法、机器模具、夹具均应予以撑握并加以改善。3.IE是一门应用科学,其操作理论均要能符合实际的需要,是故IE工程师均应具备身体力行的能力、而使学理与实务相得益彰,保证管理效果。4.IE是运用重点管理的技巧,在任何问题上做重点突破。5.美国IE协会(AIIE)对IE下的定义如下:●IE是在工学之中以设计、改善、设定来综合人、材料、设备等系统的结合。●IE是藉着设计、改善或设定人、材料、机器的工作系统,以求得到更高生产力的专门技术。6.IE的基础也是最早的起源来自于“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的主要构成是来自泰勒(F、W、Toylor1856~1915)的“时间研究”与吉尔布雷斯(F、B、Gilbreth1868~1924)的“动作研究”。7.IE在日本被称为“生产技术”或“管理工学”。8.现阶段的工业工程师主要的范围大致如下:a.工程分析b.工作标准c.动作研究d.时间研究e.时间标准f.价值分析g.工厂布置.h.搬运设计二、工作研究(OperationResearchOR)1.工作研究的目的是人们藉着物料、机器、工具及工作方法而产出产品,而此方法是否是:a.生产过程最理想b.生产工作的最好c.机器及工具是否最适当d.物料是否最正确2.工作研究的目的:a.生产工程简化或省略b.工作方法可以更完善c.作业可以标准化d.决定标准时间三、方法研究的技巧如何进行“方法研究”。首先应从生产现场的工作系统来探讨:1.生产对象(物)应经由作业过程、时间、空间变化,做逐一的分析研究。此部分也就是广义的“工程分析”也可以说是一种“生产系统分析”,可使用产品工程分析表、生产流程图等分析工具,从原料到成品来做经济性的探讨。2.生产主体(人)人是生产的主体,对作业过程在生产对象物的工作方面做分析研究。此部分是广义的“作业分析”也就是“工作方法分析”可藉由作业者的作业规范、工作抽样、基本动作、PTS或影片进行分析或应用“动作经济原则”在作业过程人、机的稼动状况。人与机的配合上追求作业地区或作业者的作业方法合乎目的性和合理性。对于检讨的对象及能适用的主要的方法研究,其分析技巧如图。对于各种生产型态研究的一般方向如图。方法研究分析技巧探讨项目内容分析手法制造整个工程系统原料生产成品出货制造流程图分析操作标准书分析工厂布置物料移动工厂内部门与部门之间及人与物料之活动流程图分析模型配置分析作业区域的配置作业者的位置及作业者周围物品的放置方法作业者物品移动的方法由基本动作的动作研究PTS动作经济原则作业简化原则组合作业或自动机械作业以组合进行的共同作业或以自动机器作业的人与机器的配合连合工程分析工作抽样作业简化原理作业中作业员动作短的作业周期且高反复度的作业员动作基本动作分析PTS动作经济原则注:工作抽样及PTS虽是作业测定的分析手法,但同样使用在方法研究中。四、方法研究实施步骤使用方法研究的技巧,以期解决问题的原则性步骤。1.选择问题,并将问题的目的明确化。问题选择可来自三种情况:a.利用现有的资料,整理出问题点,并把握原因。b.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预测潜在的原因。c.认为应该解决的问题;选定的问题将目的明确化;选定的问题对期望的成果(目标)予以设定。2.设定理想方法应认清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之后,再去抓住要达成最终目的最经济手段。也就是说在步骤2里,尽量避免现行方法的影响,应思考如何对所选定问题的理想方法。3.现状分析将选定的问题,使用IE的技巧来加以直接观察,并做成数据分析。4.比较分析结果将第3步骤的现状分析与第2步骤所设定的理想方法做比较,可使现状与理想的方法差异明确化。在此可使用“5W1H”原理加以探讨。5.改良方法分析经过探讨的整理后,考虑现在与将来或许是企业限住条件之外,来设计一个最佳的工作系统或方法。下面为一般企业里被考虑的限住条件:a.生产数量;b.使用空间;c.品质机能;d.管理复杂化;e.过多的人员;f.费用;g.实施日程;h.劳务关系。针对上面这些限住条件应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