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农村金融发展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变为中高速,经济注重质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来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居的地位越来越高,更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农村金融发展的好,会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提高,进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运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政策建议。关键词: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现状;政策建议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金融的定义与传统的认识不同。传统的金融定义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和信用紧密连接,以至时时处于一而二,二而一状态所形成的范畴,从而货币的现实运动也包括在金融体系之中”。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金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认为金融是一种资源,其不仅包括资本和资金,而且包括与资本或资金紧密相关的其他金融要素,还包括资本或资金与其他相关金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功能。因此我们在此定义下来探究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金融作为一种资源,具有三个层次,首先就是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即广义的货币资本,它是金融资源的最基本层次。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党中央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地提高,农民也有了闲散资金,这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些必要基础。但是农民增收还很有限,远远低于金融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金。另外在农村还存在着“系统性负投资”现象。所谓“系统性负投资”,指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一地取得居民储蓄,却没有以相应比例向该地区发放贷款。表1是我国1978-2004年系统性负投资额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农村存款在逐年增加,但是负投资量却也在增加,这会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资金制约,同时也不利于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即货币的积累,这会影响金融的发展,一旦农村金融发展受限,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发展起来。金融作为资源的第二个第1页共5页层次指的是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包括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两大类。金融组织体系包括各种银行非银行等金融机构,目前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数量逐年增加,20XX年7月23日,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XX-20XX年工作安排》,在其中提出计划在3年内设立共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这些都说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工具创新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金融工具在借鉴西方和对已有工具改进后,已有80多种金融工具,但农村金融工具还主要局限于存款等负债类工具,主要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政策偏重政府主导,没有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上的决定性作用。以至农村金融业盈利较少,使得金融工具创新没有激励。目前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数量逐年增加,20XX年7月23日,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XX-20XX年工作安排》,在其中提出计划在3年内设立共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这些都说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工具创新严重不足,是因为农村金融业盈利较少导致的金融工具创新没有激励。金融作为资源的第三个层次指的是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即货币资金运动与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它在我国农村指的是整体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服务范围扩大了,作为金融服务对象的广大农民普遍素质也有很大提高,金融工具也日渐丰富,这就为发挥金融第三个层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当前我国正进行新农村建设,目的是建设一个经济繁荣、设施完善、坏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而金融在健全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由于金融现在在农村越来越完善,使得农村有了剩余资金,农民可以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投入,进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些都是金融带来的好处。当然农村整体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二,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第2页共5页我国农村金融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