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务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盐业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全行业经济效益为核心,加强日常管理,深挖资源潜力,狠抓工作创新,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有效应对盐业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和特大降雨灾害对盐业生产造成的损害,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2011年工作情况(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食盐销量达到时间进度要求。全市共购进各类食盐11781.7吨,完成年计划的119.01%。其中,小包装食盐7155.4吨,完成年计划的106.8%。盐政执法工作取得新成果。共查处涉盐违法案件282起,没收私盐288.48吨,罚款17.14万元,进一步维护了盐业市场秩序。原盐产销两旺。积极克服恶劣天气对盐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全市共生产原盐183.95万吨,同比增长22.49%,销售原盐129.31万吨,同比增长8.7%。固定资产投入进一步加大。市、县盐业公司投资总额为2175.66万元,同比增长73.36%。固定资产总额20425万元,同比增长12.73%;所有者权益8807万元,比年初增长20%。行业经济总量快速膨胀。至11月底,全市盐行业累计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5.07亿元,实现现价销售产值4.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95%、54.57%。市县盐业公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至11月底,全市盐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696.13万元,同比增长60.39%;实现利税4817.07万元,同比增长67%;实现税金3360.85万元,同比增长56.47%;实现利润1456.22万元,同比增长99.19%。(二)主要工作情况:1、规范盐业市场秩序,推进食盐专营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加强市场整治,确保“两节”食盐安全。元旦、春节期间,印发了《开展盐业市场集中整治确保双节期间食盐安全第1页共8页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食盐安全工作的通知》,确保了“两节”食盐市场秩序稳定。为确保亚运会及元旦、春节期间的食盐安全,市盐务局、市公安局打击非法经营食盐联合办公室决定,自今年11月10日开始,开展为期100天的盐业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目前,活动正在进行中。二是加强宣传,提高群众食用碘盐自觉性。3月11日上午,出动人员20人次,出动车辆3台次参加了全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大会暨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在第十七届防治碘缺乏病日到来之际,市盐务局与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第十七届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对宣传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5月13日,市盐务局组织各县区盐务局执法人员60多人,在XX县区文化广场开展了“防治碘缺乏病日”集中宣传活动。5月15日前后,各县区根据本地实际,分别进行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进行了广泛深入宣传。活动中,共印发宣传材料7万份,宣传画2000张,装饰宣传车10部,出动宣传车20余部,接受咨询1000余人次。三是深入开展市场调查。4月10日至15日,组织开展了合格碘盐食用率入户调查活动。在全市三县两区抽查了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176个自然村中的915户。结果显示,食用合格碘盐的家庭847户,食用不合格碘盐的68户,合格碘盐食用率92.6%,私盐入户率7.4%。根据调查情况,提出了“堵、疏、导”的工作措施。5月19日至20日,对广饶明华精制盐厂、各县区盐业公司及部分食盐零售网点的食盐生产、库存及供应,特别是无碘盐供应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确保了各类食盐的稳定有序供应。四是加强人员培训和工作交流。3月22日至23日,举办了全市盐业食盐安全暨质量检测培训班。市、县区盐务局分管局长、专营科长、化验员及广饶精制盐厂相关人员共24人参加了学习,为今后更好地抓好食盐安全工作奠定了基础。3月23日至25日,市、县盐政执法人员共14人赴泰安、菏泽等地就盐政管理工作进行了参观交流,学习了外市的成功做法。2、加强行业管理和运销管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一是制盐组织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市政办发〔2009〕36号文件要求,利用换发《制盐许可证》之机,对全市的制盐企业进行了整合。对产能达到国家规定的30万吨/年第2页共8页要求的制盐企业,重新换发了制盐许可证,对规模达不到要求的,由县区盐业公司牵头进行了整合。整合后,全市保留9家制盐企业,进一步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二是行业及盐业公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