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2009年,我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先”目标,以“人民为先、事业为大、发展为重”的三为原则为推动力,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和富民第一责任,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快富民强镇步伐。1——11月份,我镇gdp可达2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5%;工业总产值实现了34.2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利税3.46亿元,目前已实现3.17亿元;固定资产到目前实际完成投资20亿元,工业用电量达6.7亿度;截至到11月底,财政总收入完成23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3%,一般预算收入130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8%。1——11月份工作总结一、强化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建设,着力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今年以来,我镇始终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在建项目建设,1——11月份全镇新上和技改工业项目19家,其中新建13家,扩建技改6家,项目计划总投资107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额11.2亿元。预计可实现工业现价总产值32亿元,目前已完成29.29亿元,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8.8亿元,目前已实现销售收入26.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17万元。茅村镇作为近城靠厂的城郊乡镇,工业是茅村经济的的“顶梁柱”,目前,茅村镇工业项目建设的压力很大,在宏观环境吃紧、土地竞争吃紧的情况下,我们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年来,茅村镇一方面努力为企业解决在资金、材料、用地等方面的困难,使企业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发挥企业自身能力,采取融资、拆借、短期信贷周转等措施,保证有充足的生产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淘汰落后、能耗大的设备,从企业内部更新挖潜,降低成本,今年1——11月份全镇列统工业3家更新改造的水泥企业总投资1.05亿元,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余企业有2家即将动工更新改造,总投资达4000万元,第1页共9页计划年底改造结束。同时,还注重集中优质生产要素向骨干企业倾斜,选择有优势的“朝阳”产业重点培育,迅速壮大规模,重点依托徐州凯那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培育为徐工集团配套的外协生产厂,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经济“支撑”作用,逐步淘汰产出低、污染重、高强度、高能耗的落后企业,使我镇工业结构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二、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提升农业新发展作为城郊型乡镇,茅村镇充分发挥特色养殖产业发达和特色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目前,我镇已形成了一批高效农业典型,部分农产品已形成自有品牌,洞山村的“汉宫”牌优质大米、留武村的“徐香蜜”葡萄等闻名遐迩,效益明显。我们着力在提升产品档次、争创品牌上下功夫,逐步形成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养殖业和先进的加工业一体化发展的格局。2009年1——11月份,全镇的农业产值达到7948万元,较好的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其中,蔬菜面积进一步扩大,比去年增加了500亩,大豆、玉米等鲜食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今年林业完成成片造林1300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其中经济林500亩,一般造林800亩;更新完善农田林网600亩,四旁植树1.15万棵,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同时,按照完成了新农村绿化工程。奶牛存栏增加到347头,山绵羊存栏2800只,生猪存栏5400头,家禽饲养量100余万羽。水利建设投资60余万元,疏俊大中小沟12.3公里,土方量达30.2余万方;完成4个村的河塘整治任务,疏浚河道15条,整治汪塘8座,完成土方12.6万方。三、加快镇村建设步伐,在建设新农村方面有新突破今年以来,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重点突破,逐步提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教育培训,农民健康,农村道路通达,环境整治,文化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新农村投入方面,1——11月份,全镇累计投入资金670万元,用于道路铺设、硬化、绿化及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培训农民方面,把农民技能,技术培训作为重点“富民工程”来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培训。短期培训与长期培第2页共9页训相结合,岗前培训与岗中培训相结合,1——11月份全镇新转移劳动力14572人,其中输出7727人,当年新增转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