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心得体会开展“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只有坚持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在党规党纪面前知敬畏守规矩,才能促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投入到干事创业中,才能真正为群众谋福祉、办实事。作为一名党员,应该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更要有随时检查自己是否合格的自觉和勇气,确保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下面,结合近期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所思、所感、所悟,谈谈个人学习体会:一、注重学习效果,不做“虚名党员”列宁曾说过。“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在我们6800多万这个大党的队伍里,绝大多数党员都是好的、合格的,然而确有少数“徒有虚名”。处在高层、重要领导岗位的党员如果存在上述问题,那会对党的形象、政治影响等造成极大伤害和极大损害;处在基层的党员干部则会让老百姓失去希望和失去信心。“虚名党员”对党的认识模糊,宗旨意识淡薄,缺乏党的意识,缺乏信仰,更可怕的是不如普通群众的思想觉悟,甚至违纪违法、起反作用。这就是延安整风期间毛主席深刻指出的“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句话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不合格党员。对于这样的党员,就是要在“两学一做”中勤加改造、革故鼎新。不做“虚名党员”既靠组织,也靠个人。组织有教育管理的责任,使他们不游离于党的纪律约束之外,做到守党的规矩。全面从严治党,每个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在其中、不能例外。中央为什么提出“四种形态”。就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真正体现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对“常态、大多数”强调监督教育管理的平日之功。就党员个人而言,要按照党章要求去做,把身上不良的东西彻底改掉。如,有的党员因离原单位较远,退休后平时基本不参加组织活动,通知到他总是有不参加的种种理由;有的连缴纳党费的意识都没有,总是要组织提醒或上门收取,第1页共10页更有甚者,提醒、上门好像有些不耐烦,就要求单位直接从工资中扣除,试问:党章是这样规定的吗。退一步说,将来工资归社保了发放了,你会由社保部门扣还是由代发银行扣。像这类党员就是典型的“虚名”,如果不听教育、不去改正,还能留在党内。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党员都是党内一员,是平等的,没有上层、基层之分,也没有干部、百姓之分,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四讲四有”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特质。我们要牢牢记住入党宣誓时举起右手那一刻的庄严承若。那承诺,掷地有声;那承诺,一诺千金;那承诺,决不后悔。二、以“党章党纪在我心”勾勒理想人生党章要经常学、反复学,用心去体味,这样就会越学越有味、越学越具体、越学越深入。学习、思考、实践、感悟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真正形成了觉悟,才能做到理想信念宗旨的坚定性。当下,开展“两学一做”就是在落实政治建党,以思想建设筑牢拒腐防变、抵御西方腐朽思想侵蚀,以“党章党纪在我心”勾勒理想人生。“两学一做”工作以“重温入党誓词”“学党章党纪”开局,就是要培育“党章意识”“党性意识”,拾回曾经的记忆,唤醒初衷、方铸本心。当初申请加入党组织,庄严宣誓,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是人生的一次洗礼和净化,也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当再次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重温誓词,庄重鲜活的每一字、每一句,这“章”、这“纪”,仿佛又回到人生的起点,令人肃穆、百感交集……“两学一做”必须思考“我为什么要入党,我为党做了什么,我能够给党留下什么……”在新时期,如何将“初心”化作“本心”,成为能担大任、敢打胜仗的合格党员。在“两学一做”工作中,开始领悟并找到答案,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党章党纪,意识到党章党纪要铭记于心、烙印于脑,做到不偏颇、不迷航,方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一名无愧于先锋模范的合格党员。孔子说“有信而立”,“入党宣誓”就是对党作出的郑重承诺,如同雕刻在“五线谱”上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