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闪光对焊是将两根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接触点产生的电阻热,使金属熔化,产生强烈飞溅,形成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是电阻焊的一种。一、工艺1、连续闪光焊适用于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的条件,所能焊接的钢筋上限直径根据焊机容量、钢筋级别等具体情况而定,应符合表4-10的规定。连续闪光焊接钢筋上限直径表4-10焊机容量(KV·A)钢筋级别钢筋直径(mm)160Ⅰ级Ⅱ级Ⅲ级252220100Ⅰ级Ⅱ级Ⅲ级20181680Ⅰ级Ⅱ级Ⅲ级161412连续闪光焊的工艺方法:将钢筋夹紧在对焊机的钳口上,接通电源后,使两钢筋端面局部接触,此时钢筋端面的接触点在高电流密度作用下迅速熔化、蒸发、爆破,呈高温粒状金属从焊口内高速飞溅出来;当旧的接触点爆破后,又形成新的接触点,这就出现连续不断爆破过程,钢筋金属连续不断送进(以一定送进速度适应其焊接过程的烧化速度)。钢筋经过一定时间的烧化,使其焊口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并使热量扩散到焊口两边,形成一定宽度的温度区,这时,以相当压力予以顶锻,将液态金属排挤在焊口之外,使钢筋焊合,并在焊口周围形成大量毛刺。由于热影响区较窄,故在接合面周围形成较小的凸起,于是,焊接过程结束,两钢筋对接焊成的外形见图4-10。2、预热闪光焊在钢筋直径或级别超出表4-10的规定时,如果钢筋端面较平整,则宜采用预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的工艺方法:在进行连续闪光焊之前,对钢筋增加预热过程。将钢筋夹紧在对焊机的钳口上,接通电源后,开始以较小的压力使钢筋端面接触,然后又离开,这样不断地离开又接触,每接触一次,由于接触电阻及钢筋内部电阻使焊接区加热,拉开时产生瞬时的闪光。经上述反复多次,接头温度逐渐升高,实现了预热过程。预热后接着进行闪光与顶锻,这两个过程与连续闪光焊一样。采用UN2-150型或UN17-150-1型对焊机进行大直径钢筋焊接时,宜首先采取锯割或气割方式对钢筋端面进行平整处理;然后采用预热闪光焊工艺,并应符合下列要求:闪光过程应强烈、稳定;顶锻凸块应垫高;应准确调整并严格控制各过程的起点和止点。3、闪光-预热闪光焊适用于钢筋端面不平整的情况。闪光-预热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之前再增加闪光过程,使不平整的钢筋端面“闪”成较平整的。4、焊后热处理对于IV级钢筋,应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进行焊接。当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发生脆性断裂,或弯曲试验不能达到要求时,尚应在焊机上进行焊后热处理,热处理工艺方法如下:(1)待接头冷却至常温,将电极钳口调至最大间距,重新夹紧。(2)应采用最低的变压器级数,进行脉冲式通电加热:每次脉冲循环包括通电时间和间歇时间宜为3s。(3)焊后热处理温度就应在750~850℃(桔红色)范围内选择,随后在环境温度下自然冷却。二、常用焊机对焊机由机架、导向机构、动夹具、固定夹具、送进机构、夹紧机构、支座(顶座)、变压器、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见图2-1和图3-1-1的示意图。对焊机的全部基本部件紧固在机架上,机架具有足够刚性,并且用强度很高的材料(铸铁、铸钢,或用型钢焊成)制作,故在顶锻时不会导致被焊钢筋产生弯曲;导轨是供动板移动时导向用的,有圆柱形、长方体形或平面形的多种。送进机构的作用是使被焊钢筋同动夹具一起移动,并保证有必要的顶锻力;它使动板按所要求的移动曲线前进;并且在预热时能往返移动;在工作时没有振动和冲动。按送进机构的动力类型,有手动杠杆式、电动凸轮式、气动式以及气液压复合式等几种。夹紧机构由两个夹具构成,一个是不动的,称为固定夹具;另一个是可移动的,称为动夹具。固定夹具直接安装在机架上,与焊接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一端相接(电气上与机架是绝缘的)的;动夹具安装在动板上,可随动板左右移动,在电气上与焊接变压器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相联接。常见的夹具型式有手动偏心轮夹紧、手动螺旋夹紧等,也有用气压式、液压式及气液压复合式等几种。常用对焊机的技术数据见表4-11。表中计量单位L是容积“升”。表中UN2-150型对焊机的动夹具传动方式是电动凸轮式,UN17-150-1型的是气液压复合式,其余三种型号的是手动杠杆挤压弹簧。表中可焊钢筋最大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