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发展税收调研报告**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了《**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税收政策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站在国家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完善相关税收配套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调节和激励作用,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持,是当前税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影响**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税收问题(一)税制结构层面的制约因素部分税种的制度设计不合理,极大地制约了**北部湾经济区优势产业的做大做强,具体表现在:1.增值税方面。目前,增值税试点改革至今仍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北部湾经济区内实行的还是“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也不利于培育中小企业的发展。2.营业税方面。一是营业税起征点明显偏低。目前**北部湾经济区营业税起征点除保险营销员每月为3000元外,其余是执行最低标准,为每月1000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营业税起征点明显偏低。二是娱乐业营业税税率过高。三是对技术转让,无形资产、不动产转让取得的收入缺乏税收优惠支持,不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3.资源税方面。**的矿产、能源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但我国现行资源税法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财政优势。一是资源税税率过低,税率级距不合理,使得**北部湾经济区一方面低价输出农副产品、能源、原材料,另一方面又高价购进加工产品、制成品,承受了利润的“双向流失”。二是资源税计税依据不合理,税收优惠面窄幅度小,不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产业、第1页共9页朝阳产业的发展。三是资源税征收范围窄,仅对矿产品和盐类资源征税,收入规模小,税负偏轻,既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增加财政收入,也不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4.所得税方面。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定的过渡期限,这种过渡性的政策存在内外差别,对内资企业还是不公平的。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现有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并没有体现对人力资本教育的支持,没有考虑科技人才教育投资成本的情况,没有实行税前足额扣除的优惠,不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北部湾经济区。(二)税收政策层面的制约因素1.区域性税收优惠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不突出,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尽管新的企业所得税明确了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体系,但在《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中仍然继续保留了较多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如对设在特区的企业等。这些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在**北部湾经济区基本都无法享受,对**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内外资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另外**北部湾经济区目前迫切需要发展交通、钢铁、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而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如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产业倾斜度明显不够,弱化了税收杠杆在调节产业结构和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2.税收优惠手段过于单一,优惠范围过于狭窄,不利于增强**北部湾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现行税收优惠形式主要以降低税率、减税、免税、退税等直接减免优惠为主,而对于加速折旧、投资抵免、技术开发基金等间接优惠手段运用较少,这对于当前**北部湾经济区要率先和重点发展的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经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石化钢铁、高新技术等重大产业和项目的引导作用和效果就不够明显。同时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涉及面比较狭窄,涉及的优惠税种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其他税种的优惠政策则比较少。3.现行部分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时限已不多,将会削弱**北部湾经济区的政策比较优势。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优第2页共9页惠期限是10年,现只剩3年,如不适当延长政策的执行时限,有可能使得**北部湾经济区现有的政策优势在与国内其他区域的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