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摘要。如今,会计电算化的大范围以及推广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审计模式,促使了审计风险的产生。本文侧重于分析现代经济社会下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关键词:审计风险;现代经济;防范措施一、审计风险的概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审计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之后认为该报表不存在错报和漏报,从而发表背离事实的审计意见的风险。它的类型有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水平无法被审计人员改变。二、审计风险的成因1.主观原因(1)审计实施主体的影响。在制定审计决策时,如果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决策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会很大,从而加大审计风险;如果审计人员没有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审计对象来往过密,可能也会增大发表有失公允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另外,审计机构盲目编制审计方案会导致审计人员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不合理的运用法律法规也会增加审计风险。同时,如果审计机构出于对经济因素的考虑一味减少审计成本,使审计成本与审计工作量的比例失衡,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风险。(2)大数据时代所选审计方法的影响。如果没有采用适当的方法收集审计证据来支持发表的审计意见和结论,会加大审计风险。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和ERP系统的广泛使用颠覆了传统的财务工作,也相应的改变了传统的审计环境;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已经初步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纸质证据数量正在减少,如今大部分的审计证据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过程中存在的蓄意数据更改很难被发现。虽然计算机处理数据会减少手工处理数据的错误发生,但计算机处理的程序面临着应用程序错误、信息被非法篡改等严重问题。如果审计人员仍然拘泥于传统的审计方法,会难以及时发现错误或者舞弊的出现。第1页共4页2.客观原因(1)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审计机构进行审计活动时,需要审计业务操作规范制度、审计人员工作质量考核制度等提供保障,当任何制度缺失或者不健全时都会加大审计风险。现阶段我国对这些质量控制标准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规定,致使审计机构和相关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时难以保持一致的判断依据,同样会增大审计风险。(2)审计对象和内容的复杂与广泛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向着复杂变动,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随之产生的,是审计活动逐渐由单纯审核财务收支情况向审计利润分配、损益情况、资产负债状况扩展。而传统审计中不包括的一些新的业务活动比如并购、证券投资以及被审单位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采取信息化和隐匿化隐藏审计证据都会对审计过程造成极大的干扰。(3)新兴商业模式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它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也给审计活动带来了挑战。电子商务的销售订单是在顾客在网络上下单的同时自动生成,毫无疑问这基本消除了传统商业模式中经手交易的财务人员进行舞弊的可能性,但却给核实订单的真实性增加了难度,增加了电商虚增收入的可能性。同时,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交易方式的诞生,为电子商务审计带来了新的风险;不同于传统银行账户的交易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审计模式下函证方式的有效性。三、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虽然现阶段我国已有一些关于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缺陷,法律法规的设置需对审计人员的民事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这能有效地减少审计人员因为个人利益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情况出现,降低检查风险。2.完善审计机构建设审计机构应定期组织一些针对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阐释的培训或宣讲活动,而且不能使这些活动流于形式,还需制定有关的资格考核机制,检查审计人员对于这些法规制度的理第2页共4页解程度,使审计人员能够自觉地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审计行为。同时,在当今社会,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财务知识、了解法律知识,还需要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这也需要审计机构制定相关的审计人员培训制度,使审计人员的素质通过不断接受培训得到提升。3.运用科学审计的方法(1)针对会计电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