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于区域发展对策[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行为。作为具有“免疫系统”功能的监督手段,在全面从严党的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紧紧围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做到敢于审计,敢于担当,拓展价值,是经济责任审计服务区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区域发展;对策1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应当履行的经济职责与义务。经济责任具有特定的范围,是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的,由领导干部所任职务而产生的,与领导干部履职相关的经济活动及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对领导干部包括党政领导干部和国企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依据现有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法规,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行党政同责同审,不仅要对行政领导进行审计,而且也要对党委领导进行审计。也就是说,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范围的领导干部,包括各个层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党委(党组、党工委)和行政正职领导干部(含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以及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行使相应职权的企业领导人员,俗称为“一把手”。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和三中全会,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面做出了新的决策和部署。特别是中央设立审计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审计委员会主任,更加彰显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党中央比其他任何时间都更加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也必然更加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于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促进健全和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体现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制度安排,本质上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行为。现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审计监督对象全覆盖,各级党委政府的第1页共6页“一把手”均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范围,没有例外,不存在超越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范围的特殊的“一把手”;二是审计监督内容全覆盖,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涉及的公共资金、公共政策、公共项目、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凡是与经济责任相关的,全部属于审计的内容范围。2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于区域发展的功能作用2.1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区域发展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紧密相关。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这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能够做到又好又快;反之,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违法乱纪滥权专权,这个地方必定矛盾丛生,经济社会发展走入误区。因为公共资金、公共项目、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是区域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领导干部的权力失去应有的制约,这些物质基础就很有可能被侵蚀和滥用,从而发生损失和浪费,廉政风险也会随之产生。事实上,在一些地方,预算不在一个盘子,收入不进一个笼子,支出不走一个口子,资产游离于账簿笼子,债务游离于安全笼中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部门领导的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给政府预算以及投资造成巨大的损失,营造滋生腐败的土壤。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综合性、独立性、专业性,具有防止权力失控,避免决策失误,查处不端行为的内在功能,做到以法制权、以权制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组织监督、纪检监察监督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构建“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问责机制。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促进领导干部端正态度,树立法治意识和规范意识,强化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在法律规范和政策制度框架内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尽职尽责,自觉接受监督。2.2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完善干部考核、任免、问责、管理监督从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出发,评价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要求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数据,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防止出现第2页共6页领导干部评价中“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