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1.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必要基础物资。近几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关注,农资流通也越来越被社会关注。农资流通是指物品(农资)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张永强,2006)。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一直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垄断经营,由省、地、县三级农资公司独家批发,由供销部门的乡镇网点进行零售。直到1998年化肥流通体制的改革才使整个农资市场的流通有了一定的松动,但农村物流(包括农资流通)几乎处于自然发展之中,国家没有一个总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随后国家对农资市场的进一步重视,2003年3月发布了《关于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意见》;2005年2月商务部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对农资流通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逯忠斌,2004),但我国农村的物流包括你农资流通依然被包含于自然经济浓厚的农村经济中,显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王新利,2005)。安徽省是全国首批农资流通改革试点地区,有为其它地方的农资流通探索道路,提供可借鉴经验的义务。皖北地区是安徽的主要农业产区,对皖北地区自流通市场的研究看可以从侧面映射安徽省乃至全国农资流通市场发展的状况。作者通过对皖北地区实地调查研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皖北地区农资流通市场发展有个概括性的把握,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2.皖北地区的基本情况安徽省是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6000万多人口中约有2/3分布在农村(王崇彩,杜立辉,燕保锋,2008),耕地面积广阔,这为农资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安徽农资市场需求总量每年约为200亿元,至今尚无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0%,农资连锁企业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皖北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带有少量的低山丘陵,淮河穿过其大部分地区。本文主要考察的地区具体有以下几个地市:宿州市、淮北市、亳州市、蚌埠市、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淮南市、阜阳市、滁州市,详见下图:表1:各市行政区划情况皖北地区是传统的农耕区,是主要的粮食等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地之一,具有耕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的特点。据统计,截至2008年皖北地区总人口34226514人,其中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口9067741人;总耕地面积2294958公顷(安徽统计年鉴—2008);详见下表:表2:皖北地区基本情况统计表资料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08》3.皖北地区农资流通市场的发展与现状农业生产资料简称农资,就是农用物资。一般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必要基础物资,如农业运输机械、生产及加工机械、农药、化肥、农膜等很广泛的内容等,是农村商品流通的重点商品(杜九如,2O04)。自1949年以来,根据农业生产的要求,我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与其它物资流通一地区行政区划淮北市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亳州市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宿州市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宿县蚌埠市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蚌山区、龙子湖区、禹会区、淮上去阜阳市界首市、临泉县、太和县、颍上县、阜南县淮南市凤台县、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大通区、潘集区滁州市天长市、明光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琅琊区、南谯区地区农林牧渔从业人数/人年末是有耕地面积/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公顷农药使用量/吨化肥用量/吨粮食产量/吨油料产量/吨淮北市42163613812725762216518727110155279562亳州市17229164949618489976851300710358846779556宿州市1900670292156771063148722947033274020196553蚌埠市96853628738243580151342617142269099218519阜阳市244723257458010278956160364528423100276424淮南市35084111503020616852561314851206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