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汽车工业应对入世的策略与实施步骤按照中美签订的WTO双边协议,到2006年,我国汽车进口关税将从目前的水平降至25%,零部件降至10%。这对尚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国汽车工业,压力非常大。在剩下的5年时间里,中国汽车业将不得不考虑如何与经济实力雄厚、技术水平先进的外国厂商争夺国内市场。图21“入世”后中国汽车关税递减情况注:2006年分1月和6月两次下调关税资料来源:根据美国2000年2月公布的中美WTO谈判资料整理表11中美协定关于汽车关税递减表(按现实关税100%和80%的标准)单位:%年份比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12006/6100%77.561.750.743.037.630.028.025.080%63.551.943.838.234.230.028.025.0而在1999年11月15日前,我国在中美有关谈判中所提出的汽车平均关税递减速度并没上表这么快。表12中国最初提出的汽车关税递减表(按现实关税100%和80%的标准)单位:%年份比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100%87.575.062.550.037.525.080%70.861.752.543.334.225.0从汽车工业发展看,适度调低关税,有利于我国汽车工业的规模经济效益的形成。适度的关税税率可避免分散落后的中、小企业大量进入汽车行业,争夺有限的资源和市场。1999年,国家机械工业部再次提出重整汽车行业的要求,计划把我国13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重组为3~4家集团公司,并对诸如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公司、中国第二汽制造公司(东风神龙)、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天津夏利和重庆长安等骨干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保护,通过资金和投资环境的支持,发展规模化生产,以此提高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事实上,为迎接WTO的挑战,国内汽车企业的重组已经开始,其中尤以微型车进程最快,昌河公司已兼并淮海公司,重庆长安也已购并长安电子。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国内的微型车“三强”(长安、昌河、柳微),3年之内肯定会有一家被对手或其他公司吃掉。此外,适度调低关税有利于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汽车是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行业,这些年我国汽车的发展最主要靠的是技术引进。现在,如果不把关税降到适度水平,技术引进的速度可能受阻。可以认为,关税调整,既是中国“入世”的进门证,也是我国推进汽车工业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新起点。一、中国造就超大型汽车制造公司的发展战略我国汽车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长期是在高关税下发展的。尤其是对轿车的进口实施了更高的关税。1985年整车关税为120%~150%,散件的税率也达60%。1985年6月,又在原税率的基础上加征80%的调节税。1986年为抵制大量进口轿车,保护国内市场,整车关税再次提高到180%~220%。现行的税率是1994年1月正式实施的,此后,我国先后四次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汽车进口关税。汽车产品的平均关税到1997年降至39.5%。表131992~1997年中国汽车产品平均关税水平单位:%年份汽车平均关税整车平均关税散件平均关税199271.5103.346.3199454.977.137.3199553.373.537.3199641.259.226.9199739.556.527.1资料来源:国家机械总局相关资料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在高关税保护下,目前,国内汽车生产厂商在与国外汽车生产厂商的竞争上,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但是,中国汽车工业存在重大的、致命的缺陷。1.企业结构分散,规模很小,即使是最大的几家企业,实力也十分有限问题的严重性不在于存在几十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汽车工业整体并不带来决定性影响;最大问题是少数几家大企业重复生产、重复开发,在低水平基础上进行无意义的竞争。中国汽车工业“散、乱、差、低”,集中表现为110多家整车企业只生产180万辆汽车。而1998年世界第十大轿车公司雷诺公司的轿车产销量已近200万辆。我国11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的总产销量不及国外一家大公司。如今,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和改组的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但规模较大的兼并、重组却很少出现,称得上“强强联合”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虽然中国的优势是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