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章公务员制度概述一-公务员含义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二-我国公务员的范围: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4、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6、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7、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三-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特点:体现了现代西方宪政的理念和行政管理的法治要求(一)政治中立(二)分类管理(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四)功绩制(五)保障公务员权益。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一)坚持党管干部,反对“政治中立”(二)从实际出发确定公务员的范围(三)不实行“两管分途”。五-我国公务员管理遵循的原则:(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二)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三)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与群众供人、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四)分类管理的原则(五)法治的原则。第二章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一、公务员权利的含义是指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的职责和身份,对公务员有资格享受某种权益,有权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二、我国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四)参加培训(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六)提出申诉和控告(七)申请辞职。(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三章职务与级别一、职位含义:是指由上级组织确定的,由一个工作人员所担负的工作量以及职务与责任的集合体。P46二、职位分类的含义与特点含义-是以职位为分类对象,根据公务员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特点:1.职位分类遵循“因事择人”的原则,分类的对象是职位,而不是职位上的人;2.职位分类依据的基本标准要素,是该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3.职位分类不是解决某一个职位具体该干什么,而是通过职位面临的工作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进而确定每一个职位在全部职位分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达到分类管理目的,4职位分类旨在通过实行科学分类来提高公务员管理水平5.职位分类随着职位结构和组织职能、职位工作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三、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优劣势对比: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这两种分类方式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互有长短;职位分类的优点在于:1.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现象2.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得其人,人尽其才3.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4.可以做到职责分明,减少不必要的推诿纠纷,有利于获得职位的最佳人选,解决机构重叠、层次过多、授权不清、人浮于事等问题,提高组织机构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使组织机构经常处于合理高效的状态。职位分类的缺点:1.灵活性差2.管理成本高3.欠缺人性化。品位分类优点:1.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便于人事机构调整公务员的职务,所采用的级别随人走,免除了因职务变动和另有任命所带来的不安全感,能调度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2它是建立在公务员应该是具有多方面知识的通才,而不需要很专门的知识这一认识基础上的,比较适用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3.注重按行政首长和上级主管的意图行事,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分配工作任务特别是临行性的任务派也容易。品位分类缺点:1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现有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进行调查分析,因人设岗,容易造成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的局面2.在人事管理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3.过分重视学历、资历、身份等静态因素,不利于学历低、资历浅但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才脱颖而出。总之品位分类在对公务员管理规范性、效率性、公正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P49四、职位是机关职能的微观载体,是公务员职务的依托。职位包括:职务、职权、职责三个要素,职务是职位的核心要素,是人和职位有机结合的基本单元,是职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