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Protection)讲义刘守江第一节课一、环境教育纪念日世界环境纪念日,既“环境教育纪念日”,是环境宣传教育的好时机。1.世界水日(3月22日)2.世界气象日(3月23日)3.世界卫生日(4月7日)4.世界地球日(4月22日)5.世界电讯日(5月17日)6.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3日)7.世界环境日(6月5日)8.世界人口日(7月11日)9.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10.世界旅游日(9月27日)11.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12.中国植树日(3月12日)13.中国土地日(6月25日)二、环境信息获取环境类著作环境类期刊环境类报纸环境网站中国环境:http://www.cenews.com.cn/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ttp://www.zhb.gov.cn/地球纵观:http://www.earthview.org/UNEP:http://www.unep.org西华师大精品课程:www.cwnu.cn或www.cwnu.edu.cnhttp://210.41.192.21/jpkc/hjbh/index.htm三、《环境保护》学习要求•掌握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当前社会中有关环境的热点问题。•掌握环境科学常用专业术语的含义及其英文形式,能阅读和翻译较简单的环境类英文资料。•认真完成作业(包括阅读指定书目、论文写作、翻译、测试等)。•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参观、宣传、调查、收听收看环境类节目)《环境新闻播报》•每次时间为3-5分钟,播报几条比较重要的国内外环境要闻。•必须是最近半月内发生的,且其它同学未播报过的。注明来源或出处。•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决定发言人。•计入平时考勤。示例: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即将在联合国生效,并成为国际法。四、学唱环保歌曲:《地球,你好吗?》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第一部分环境1、什么是环境?surrounding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哲学上定义: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上的定义“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2、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主体是人类,客体是人类周边的事物。3、人类的环境(不同于自然环境)依照客体的差异来分(a)物质环境(b)精神环境人工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的改造而形成的。4、环境的类型(1)、按主体差异分humanenvironment人类环境biologicalenvironment生物环境(2)、按规模来分settlementenvironment(聚落环境)geographicalenvironment(地理或地球环境)geologicalenvironment(地质环境)astronomicalenvironment(宇宙环境)A、聚落环境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与活动的中心。它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院落环境是由一些功能不同的建筑物和与它联系在一起的场院组成的基本环境单元,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需要,因地制宜创造出来的环境。如中国西南地区的竹楼、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机关大院以及大专院校等。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院落环境及其各功能单元的现代化程度相差甚远,并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区特征。村落环境则是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以及从事农、林、牧、渔业的种类、规模大小、现代化程度不同,因而村落环境无论从结构上、形态上、规模上,还是从功能上看,其类型都极多。最普遍的有所谓农村、渔村、山村。城市环境则是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业,商业、交通汇集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大,越来越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由于人口的高度集中(目前全世界40%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的陆地上),致使城市中人与环境的矛盾异常尖锐,成了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沿阵地。B、地理环境最早由法国地理学家E.列克留于1786年提出,其含义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的总体。地理环境位于地球的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