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要点讲解1.概念:水污染(Waterpollution)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2.类型: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3.危害:长期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可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致癌等。灌溉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过高,会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水污染还会改变水生生态系统,不适应新环境的水生生物将大量死亡,从而使水生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脆弱。4.防治(1)防治的原则:预防、治理和管理。预防主要是指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治理是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确保污水在排人自然水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管理是指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2)对工业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包括改进原料选择及产品设计,用无毒低害的原料和产品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和产品;减少对原料、水及能源的消耗;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回收利用废水中的有用成分,使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降低等。(3)科学的管理包括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以及水体卫生特征的监测和管理。【例题1】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所以不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B.河水因其水量大,故其自净能力比湖泊强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D.人类向环境排放过量的污染物,环境会永久丧失容纳和清除能力而出现环境问题【解析】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但这种能力足有限度的。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如果污染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环境的自净能力也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答案】C【例题2】下列环境问题中,由排放废水引起的是()A.我国某些地方的“粗脖子”病B.波斯湾的海上油膜导致鱼类死亡C.秘鲁附近海域因水温升高而引起的鱼类死亡D.我国沿海近年频发的赤潮【解析】我国某些地区的“粗脖子”病是当地水土中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波斯湾地区的油膜是由石油泄漏引起的;秘鲁附近海域的鱼类死亡,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引起海水增温,海水中上泛的营养盐类减少,使浮游生物减少,鱼类因缺乏饵料而死亡;我国沿海的赤潮,是因为近海地区工厂大量排放含有氮、磷等有机物的废水,使海洋中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呈红色并危害鱼类等生物的生存。【答案】D【例题3】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类型的划分标准是()A.按环境要素划分B.按污染物来源划分C.按污染物形态划分D.按污染物性质划分【解析】环境污染的类型有多种,划分标准不同,污染类型不同。按环境要素划分,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按污染物来源划分,可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划分,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液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按污染物的性质划分,可分为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和物理污染等。本题着重考查了按环境要素划分的污染类型。【答案】A【例题4】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一份“环境执法检查报告”中,向人们描绘了一幅中国生态环境“警世图”:有水皆污,逢雨必酸,企业偷排废水、弄虚作假现象十分严重。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出现。据此材料回答问题。(1)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型酸雨。为了防止酸雨,我国在能源利用方面应采取什么措施?(2)某城市——化工厂向附近——湖泊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导致湖泊中的生物大量死亡。试分析其原因及由此带来的后果。【解析】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的比重最大,燃煤过程中排放大量SO2等酸性气体,因此酸雨主要为硫酸型酸雨。为了防治酸雨,必然要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研究洁净煤技术。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和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生物缺氧,造成生物大量死亡;水体中毒素过多,导致生物中毒死亡。生物的大量死亡,可能通过食物链传导而影响人类健康,同时湖泊会逐渐退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