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任期责任制探索思考党的**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党的代表大会提案制度”和“扩大在市、县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的要求,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为确保党代会常任制的顺利实施,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区委的部署的要求,结合镇党委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在3个镇开展了建立镇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行镇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积累了一定经验。通过实践和探索,我们感到,建立镇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关键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以统一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为先导,努力营造推行镇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良好环境建立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是改革和完善党委工作机制的新举措。通过试点,我们感到多数党员干部都能积极参与建立镇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但也有部分党员干部习惯于传统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认为建立镇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意义不大,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热情不高。因此,建立镇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必须首先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建立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上级党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推行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是提高基层党委执政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客观需要。镇党委作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执行者,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整个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进一步提高镇党委的执政能力,对于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区”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提高镇党委的执政能力和发展能力,关键是要科学界定党委和政府各自的职责,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使党委集中精力抓好党的建设。应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镇党委的工作职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但以党代政、党政难分的现象在有的地方依然存在,导致党委在一些事关全局重大事务的领导、谋划、处置和管理上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自身建设,基层党委的执政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立镇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第1页共7页将切实改进和完善镇党委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领导方式,充分发挥镇党委在党的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推行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党的**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必须进一步疏通党内民主渠道,拓宽党内民主途径,丰富党内民主形式。建立镇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让广大党员参与制订党委任期目标,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为广大党员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呼声,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制度保证,实现了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积极监督,对于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切实有效的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次,要充分认识到推行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但现实生活中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如有的党委领导过于关注gdp,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极少数干部没有真正确立正确的政绩观。要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问题,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标准。建立镇党委任期目标责任责任制,将把党委的工作任务量化细化到每个班子成员,为广大党员客观公正地评价党委及其班子成员的工作实绩提供了标尺,能够促使党委班子成员自觉地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二、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因地制宜建立健全镇党委任期目标体系制订科学合理的镇党委任期目标体系是建立镇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前提和基础。镇党委任期目标体系要符合“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围绕“党的建设”和“经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