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一、亲身感受通过与该社区近10户农民零距离的接触,归纳分析,xx社区的经济社会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民收入增长强劲,拉动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劳务经济。二是经济产业特色不够鲜明,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拉动不明显。三是农民群众善良纯朴、明理仁义,不讲理不讲法,蛮干者甚少。四是交通方便,群众出行顺当,少数地方群众饮水和农业灌溉困难。五是农民家庭环境较好,卫生较差,群众卫生习惯不良。六是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依法维权的能力弱。七是居民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八是村民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裕,但精神生活还比较匮乏。九是党员队伍结构老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好。十是安全发展意识、计划生育意识等较弱,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二、理性思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我二十多年的工作探索中,真切的感悟到了这条真理的极端重要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在这次“三进三同”活动中,我的深刻体会是:放下架子,与民为友,方能听到真话;心系冷暖,关心疾苦,方能得到信任;公道正派,廉洁从政,方能得到载舟。我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党群干部关系不和,工作难以推动,社会管理秩序混乱,原因当然很多,但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群众观的具体实践程度。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没有群众观是最可怕的事情,它不仅会滋生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还会破坏整个党风、政风和民风。在现实生活中,脱离群众有四种表现:一是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不讲卫生;二是不愿接触群众,认为我是干部,群众有事自然会找上门来;三是不善于听取意见,认为群众反映的问题是些不带普遍性、支离破碎的问题,甚至是不具客观性的,对工作没有指导性;四第1页共10页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不及时解决。有些事情,就干部看来是小事情,然而群众即认为是大事情,干部没有把群众的大问题快速解决,群众对干部就会失去信心,长期下去,干群关系就不和谐。有的由于脱离群众,讲的话是大话、空话、套话,甚至是主观主义的假话;有的由于脱离群众,官气十足,霸气冲天,严重伤害了群众感情;有的由于脱离群众,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怨天尤人;有的由于脱离群众,弄虚作假,办事不公,招致群众痛骂。因此,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对党忠心,对民诚心,对己良心的思想基础,不要把当公务员当成是混饭吃的手段,守土有责,沉下身子,放下架子,与民为友,多听意见,归纳梳理,关注民生,高效解决,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打造优良政务环境,团结全街人民群众,扎实推动20XX“加快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第二篇:三进三同党性分析“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在市外侨办机关人秘处的组织安排下,我与办机关8余位党员干部一起深入酉阳县李溪乡天台村的边远农村,认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同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通过与基层群众共同生活、热情交谈、共同劳作、共谋发展思路,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市情民情的了解,丰富了基层工作经验,提升了思想政治素质,拓宽了工作视野。这次的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对我而言收获颇丰。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强化了宗旨意识,密切了与农村群众的关系带着感情下乡首先是从适应新的生活习惯做起。从入住天台村石华胜家庭开始,我就把农家当成自家,坚持用农家筷、吃农家饭、盖农家被,尊重农户的生活习惯,不在生活条件上提特殊要求。内心的定位外化为具体的生活细节,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农民兄弟之间的距离,使我赢得了认同。在平常的生活和劳动中他们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当成自己人。驻村期间,我还与一行的同事专门走访了该村敬老院。敬老院第2页共10页住着22位五保户,他们普遍年龄较大,有的身患疾病,有的双眼失眠,有的身体残疾等,了解到乡村两级组织和政府都非常关注他们,给他们深切、温情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