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整改管理,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改善作业环境,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安全检查分为定期与不定期两种形式,定期检查分为日常安全检查、月度安全大检查、节假日和季节性专项检查;不定期检查以抽查形式为主。3日常安全检查。安全专职管理人员对生产现场的作业环境和生产条件进行检查。对查出隐患要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专人进行整改。4企业每月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检查内容为:a.查领导:是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执行上级安全生产规章、规定;安全机构人员构成是否合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状况;重点要害岗位持证上岗、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发生事故防范措施、整改情况。b.查现场:重点要害部位、危险物品的储存和使用、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主要通风巷道及安全通道与实施等制度、管理执行情况;现场操作管理、职工精神面貌和遵章守纪情况;作业现场潜在重大安全隐患。c.看:原始资料、记录、会议内容是否达到要求。d.听:单位领导汇报;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反映5节假日、季节性专项安全检查重大节日(如国庆、春节等)停产前后要进行安全检查。6不定期抽查由办公室负责组织。7每次现场安全检查后,检查人员都要及时下达安全隐患整改指令,并在期限到达时予以验收。对限期整改未达标的,按规定进行处罚。8各项检查内容应包括国家生产法律法规、矿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人员培训教育及持证上岗情况,设备管理,各种安全设施、设备是否完善,安全标志、定置管理、劳动纪律、消防的管理、防护用品(具)的保管等情况。对整改出来的隐患按照“四定”原则处理: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间、定整改验收人。9安全检查必须做好记录,并由办公室整理归档。10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主要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1、认真学习、宣传、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各级政府颁发的安全生产法令,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决定、规定、通知、办法等,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2、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制度、生产责任制、作业规程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督促实施。3、编制劳动安卫生全措施计划,提取和合理使用安全措施经费,并认真组织力量保证落实。4、按照法规要求设置专门安全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在各生产班组指定不脱产的安全员。5、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培训,对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专业性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取得操作证后,持证上岗操作。6、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作业场所、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施处于良好状态,认真落实“安全第一”的方针。7、发生重大事故时,必须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并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召请就近矿山救护队,严禁盲目指挥和违章指挥。8、按规定组织领导本矿场事故的调查分析、结案处理工作,主持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9、参加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卫生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保证实现。10、有权拒绝执行任何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指令和意见。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协助矿长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并接受上级安全部门的业务指导。2、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3、经常检查机械设备设施和工作地点的安全状况,检查职工卫生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生产技术作业操作的执行情况,禁止违章作业,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隐患有权停止生产,并立即报告领导。4、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组织分析伤亡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负责伤亡事故的统计上报。5、督促教育职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6、监督执行民爆物品的保管、使用规定,配合公安机关对本单位爆炸物品使用情况的安全检查。7、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搞好各项安全生产活动。8、发生重伤、死亡事故时,按规定及时向主要负责人及有关部门报告,积极组织抢救,保护好事故现场,参加对伤亡事故、重大未遂事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