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管规范镇建设情况汇报.中塘镇安全监管规范镇建设情况汇报(2011年12月12日)自2010年10月27日启动安全监管规范镇建设工作以来,市安监局、XX县区安监局、大港管委会及大港安监分局领导,多次深入中塘镇调研指导,全力推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定期研究分析,采取有力措施,本着“求真务实、立足基础、加强监管、履职严查、确保安全”的原则,认真落实规范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规范镇建设的八方面工作,扎实推动规范镇建设,促进了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下面,我就有关工作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一、提高认识,精心部署中塘镇位于滨海XX县区西部,向东紧连大港XX县区,南靠天津石化公司大炼油、大乙烯基地,共辖24个行政村,区域面积8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万。镇域内共有工业企业400余家,形成了汽车配件、金属制品、化工和纺织服装四大骨干行业,成为大港地域内企业较为密集的区域之一。预计2011年,全镇可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236亿元。同时,中塘镇还是大港地区危化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共有危化企业98家,其中生产型危化企业28家,储存、使用型危化企业9家,经营型危化企业61家。这些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给全镇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2010年,全镇共发生四起安-1意见和建议。二是走访上级监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请教职责边界确定、执法权限、监管重点等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三是坚持走出去的办法,先后赴重庆、武汉、北京顺义等安监工作先进地区调研学习,开拓视野,借鉴经验。通过调研活动,我镇初步形成了规范镇建设的思路,增强了做好规范镇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二、把握重点,全面推动我们始终坚持“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原则,着力解决“管什么、怎么管、管得好”三大难题,加快推进体制建设、第1页共3页机制建设、执法建设、科技建设和氛围建设等“五大建设”联动发展。(一)以体制建设为先行,建立机构,明确职责。一是不断强化镇安委会职能。结合领导班子成员变动,重新调整分工,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挂帅,党政成员共同上阵,职能科室直接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不断强化安监队伍建设。组建了镇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配足人员,配备了执法车辆、办公经费、摄像机、照相机、个人防护及检验检测装备。三是不断强化包村监管责任。在完善“一岗双责”制度的基础上,对行政村实行“网格化”管理,深化镇领导包片、中层干部包村制度。将全镇24个行政村划为24个网格,由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对所包村的安全监管工作“全包”和“一包到底”。同时,镇党委、政府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党政班子会主要议题,每周进行分析通报,针对性部署,经常性推动。四是不断强化三级监管网络。在各村-3是重大节假日期间,坚持“歇人不歇车”,始终保持检查排查的密度和深度。二是围绕重点对象抓排查。开展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道路交通、夏季防触电、防硫化氢中毒、烟花爆竹、职业健康、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建筑施工领域等多次专项检查。尤其对化工企业设备安装、拆迁等环节进行重点防范和治理,确保了示范镇和中塘工业区建设安全有序推进。三是根据企业类别抓排查。针对镇域内危化企业众多、安全形势突出的老大难问题,我镇配合区安监局、安监大港分局对a、b类危化企业进行标准化达标审查。到目前,全镇a类企业已经全部验收达标,b类危化企业的标准化达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对查出的各类隐患,我们坚持深入分析,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做到大隐患大整改,小隐患不放过,切实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采取专人负责、反复督查、挂牌督办、跟踪治理等多种措施进行整治,做到发现一个,整改一个,不留盲点,不留死角。截至目前,全镇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23次,治理各类隐患700余处,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22条。检查次数和隐患治理数量分别比去年增长4倍,有效预防和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第2页共3页(四)以科技建设为支撑,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充分利用规范镇建设引导资金,高标准规划了镇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从镇安全生产应急功能需求入手,依托软件系统,借助图像接入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辅助功能,提高应急工作效率,保障安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