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广大农村党员是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的实现,要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团结和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因此,我们应立足长效,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在农村找到的新支点。作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概念,新农村建设既不是对城市的“克隆”,也不能被片面地理解成“建新村”;它固然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扶持,但最终还是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来完成。毫无疑问基层党组织将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新农村建设需要一种强大动力,党的先进性建设主要是解决精神动力问题。**区目前共有党委(党工委)53个、党组25个、党支部1478个、党员25359人,绝大部分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线,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使命。应当看到,我区的基层党支部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同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从当前情况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一是思想观念问题。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对新农村建设存有“等、靠、要”思想,缺乏锐意进取的内在动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二是素质能力问题。有些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发展意识不强,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思路不明,发展本领第1页共8页不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不强,没有真正发挥带头、带领、带动作用。甚至个别党员致富无门、谋生无术,自身也成为需要政府扶贫的对象,在群众中威信不高。三是组织设置问题。现代农业发展,催生了大量产业化经营组织和服务组织,大批党员和农村优秀人才聚集其间,但产业党建探索滞后形势发展,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四是工作方法问题。有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还不能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领导方式中摆脱出来,没有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习惯依赖乡镇政府的行政领导,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他们普遍感到老办法不好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以致难以担负起团结带领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的重任。五是经济基础问题。相当数量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我区534个行政村约80%的村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甚至多数村的集体流动资产处于赤字状态。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缺乏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总之,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农村建设需要好的带头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眼于农村党组织与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大批保持先进性的共产党员,教育和引导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增强党的先进性意识,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贯彻落实能力,提高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提高联系群众的能力,真正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真正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二、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组织的内在要求基层党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战斗保垒,作为各项工作任务的承接载体,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新农村建设既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考验,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而言,基层党组织亟需提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第2页共8页1、带领群众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