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每个月拿2000出头的收入,租个房子吃吃饭花掉1000,家里给点,就没有什么余钱了,在一个房价6000米的城市,想4年后买个房子首付大概都得个13、14万,没首付该怎么买房子?1、自己先:找个老婆每月总共节省出500元,每年存下6000元,5年存3万。2、用2万与他人合资开办注册资本3万的小公司,担任董事长,经营倒腾货物。反正不用成本也不用你购买,不用什么办公场地,起个中介服务。3、1年赚够6万与他人的5万融合,成立10万元公司,仍然是股权占多的董事长。花5万做好面子工程,找会计中介公司为你公司增资,向银行以“高科技”贷款;5万搞定银行的小职员,贷款为小额度的60万,还掉别人的5万元,一脚踢出去。4、花15万首付房贷,花4个8万首付4个小户型,租出去,然后公司转型于房产,以拥有的几处物业想方设法骗取消费者,抬高房价卖出去。或者:以老婆名义购买自己的所有房产,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总共得100万现款,银行欠着就欠着吧,名曰“洗小钱”。5、卖的多了,房地产也接触的多了,挂靠大型开发商,取得代理名义,贷款2000万,从政府手中购得土地使用权,找建筑承包商修商业楼,质量只要不塌就行。广告使劲砸,上下使劲打点,招聘500人的售楼小姐,钱不够就拿土地使用权继续贷款。6、最后收回投资,赚得利润2000万,成立自己公司的物业公司,整体名曰”集团“,继续每月收业主物业管理费。我想买房子投资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未来收入的乐观估计。中国长期以来实行超低工资政策,我认为在未来,收入会稳步提高。我96年净收入8000元,2005年净收入35000元,增长4倍多。试想,十年以后,也许年薪8万10万对很多人来说不是梦,到那时,35万元还能买到名校学区120平米的房子吗?房租还会是一成不变的1千元/月吗?大城市的房价我不了解,但我认为北京这样的地方,其房价不能用本地居民的收入来衡量因为外来的有钱人太多了,很多外国人、演艺界人士、山西煤老板,都喜欢在北京置业,致使房价居高不下。规则的改变必然带来财富的重新分配,只要有心,自然可以发现其中的发财机会。身边实例:90年代初企业融资规则的改变,沪深股市的出现成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90年代末人类交流方式的重大改变,网络的出现成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本世纪初由于福利分房规则的改变,房价暴涨成就了无数百万富翁;2003年内地资金突破区域规则进入香港H股市场,造就了很多的百万富翁。挣多挣少无所谓,关键是要看你会不会计划着花,你要不会计划,乱花,挣多少都是穷人。对于一般老百姓和顶级富豪来说,选妻的重要性是如此的明显!她和你共同奋斗,减轻了你的负担,你幸运的话,还不用操心家务!她帮你理财,不乱花你赚来的钞票,你幸运的话,她还帮你赚取额外的收益!选好了她,你不用担心,你收获的果实会变质乃至消失!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安全性问题,上去设定登陆密码和支付密码,银行那边已经开通了转账权限!用别人的银行卡凭借一个身份证号就可以申请网上银行并且立即通过审核而进行网上消费支付,太离谱了,盗取工商银行客户的钱财简直跟盗取传奇游戏ID一样简单!行业饱和,大多是数量的饱和,而在质量上则多是短缺的。从浙江经验看,创业企业开始基本上都是家族式,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就要走出“家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资料表明,“三九”集团一开始领导班子只有一个人。大量创业事例告诉我们,单个创业者通常只能达到维持生计。要想单枪匹马地发展一家高潜力的企业是极其困难的。最成功的创业者通常是组建起自己的团队,自己的组织,然后是自己的公司。他们与同事、顾问、投资者、重要顾客、关键供应商等都要保持有效的工作关系。关键是要掌握相关的技术、经验、关系网,它们非常有助于识别和捕捉商机。有的人创建企业,总想完全拥有整个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不让别人参股,这样只会限制企业的成长。精力不集中正是创业的大忌。温州人创业,都是单打一,非常专注,如果让某一创业企业同时生产打火机、皮鞋、缝纫机的话,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小而专、小而新、小而特是创业者的理智选择。小项目、小产品通过产业集聚,照样可以做大做强,贪大贪多必然嚼不烂,更做不精、做不新。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