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锅炉检验技术参考资料劳人锅[1984]36号低压锅炉检验技术参考资料锅炉检验可分为登记前的初次检验和使用期间的定期检验,初次检验是指新装、移装、改造锅炉的首次检查。定期检验是指运行锅炉间隔一定时间后(通常为一年)进行的检查。锅炉的检验工作,一般有以下三个内容:(1)停炉状态下的内部检查(内部检验);(2)运行时的外部检查(外部检验);(3)水压试验。本资料包括:锅炉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压试验,检验方法及程序举例以及锅炉缺陷及处理原则等。1.锅炉内部检验要点1.1初次检验1.1.1查阅出厂技术资料(规程第11条规定的资料)和安装技术资料是否齐全,符合要求。1.1.2检查司炉工是否有操作证;是否已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1.1.3水处理设施是否能满足锅炉的水质要求。1.1.4检查锅炉本体受压部件状况。1.1.4.1检查锅筒、炉胆、封头、管板、管子等受压元件的内、外表面,特别是开孔、板边等有无腐蚀、裂纹、凹凸、变形、起槽等缺陷。1.1.4.2检查受压元件焊缝的外形尺寸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过渡是否平滑,高度有无低于母材,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有无裂纹、汽孔、夹渣、咬边等缺陷。检查主要部位是:(1)锅筒、炉胆的纵向、环向对接焊缝,锅筒、烟室与炉胆的连接焊缝;(2)管板、封头的拼接焊缝;(3)人孔、手孔、炉门、管子、管座的脚焊缝;(4)拉撑的角焊缝;(5)与锅炉、集箱、管子等连接的支承件焊缝。1.1.4.3检查锅炉本体装置是否符合要求(1)焊缝布置和开孔位置;(2)纵向、环向焊缝对接边缘偏差;(3)管子胀口质量;(4)管子、炉门圈、出烟口等部件的伸出长度(应特别注意处在高温区的部位);(5)拉撑的数量、装配位置与角度。1.1.4.4检查安全附件及配件(1)检查安全阀的数量、规格及安装是否符合要求;(2)检查压力表装置是否齐全,安装是否正确,规格是否符合要求;(3)检查水位表(装设水位显示控制报警装置的,应一并检查)是否齐全,安装是否正确,规格是否符合要求;(4)检查排污阀的型式、数量、连接方式是否符合要求;(5)检查给水设备是否齐全,安装是否合理,大于4t/h锅炉的自动给水调节器是否完好。1.1.4.5检查炉膛检查炉墙是否完好,需要绝热保护的受压元件的绝热层是否完好。1.1.4.6检查锅炉房检查锅炉房的建造位置。室内布置、屋顶结构、出口数量、房门开向等是否符合要求。1.4.7其他检查分汽缸、余热水箱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1.2定期检验1.2.1查阅上次检验记录、值班记录、水处理记录等资料,了解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2.2检查上次检验中发现有缺陷的部位。1.2.3检查锅筒、炉胆、管板、封头、下脚圈、管子等受压部件。1.2.3.1有无鼓包、凹陷、弯曲等变形。重点是炉胆、锅筒等受高温辐射热的部位和炉膛水冷壁管、防焦箱以及过热器管等。1.2.3.2有无裂纹。重点是锅筒、炉胆的纵向、环向对接焊缝,人孔、手孔、炉门、管子、管座、角板撑的角焊缝,以及管板、封头的板边处和孔带区。1.2.3.3有无腐蚀。重点是锅筒内侧水位线附近,人孔、手孔附近,下脚圈等。1.2.3.4有无磨损。重点是炉门圈、小烟室、烟汽流速较高的部位及吹灰器吹扫区域的管壁。1.2.4检查安全附件。1.2.4.1检查压力表、水位表、安全阀的连接管路、阀门是否畅通无阻,有无被水垢杂物堵塞的现象。1.2.4.2检查压力表、水位表、安全阀、水位报警器是否完好。1.2.5检查炉膛检查炉墙是否完好,保护受压元件的绝热层是否有脱落。2.运行锅炉外部检验要点主要检查锅炉本体可见部位及安全附件、仪表等工作是否正常,以及了解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锅炉本体检查2.1.1检查绝热层里面、人孔、手孔以及支承等处有无漏水、漏汽现象。2.1.2打开炉门、观察孔,检查锅炉底部、水冷壁管、过热器等有无鼓包、弯曲等变形。2.2检查安全附件2.2.1压力表检查压力表指示是否正确,可将被检表上指示的压力与同系统其它压力表指示值相比较,或用标准压力表来校验。2.2.2安全阀校验安全阀的开启和回座压力,可将锅炉的压力升到安全阀开启压力来进行,若不能这样试验,可用提升手把进行试验,看能否正常放汽,试验时锅炉压力需超过安全阀开启压力的75%。安全阀校验后应铅封,并把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