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用房及消防水池降水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齐齐哈尔港华燃气压缩天然气母站工程,因拟建辅助用房及消防水池施工区域为38*25*4.8米的大水坑,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实测测量,施工时为齐市地区的丰水期,水位的埋藏深度为1.5米,因此,如果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地下水渗入坑内,不但会使施工条件恶化,而更严重的是会造成边坡塌方和地基承载能力下降。为此,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必须采取降水措施,方法采用喷射井点降水法。水位下降后水坑内有大量淤泥,人工清淤泥38*25*2m,沟边放坡1:0.5采用二步台倒运淤泥,在基础垫层下1.6米深7:3卵石与混砂级配换填;并将清上来的淤泥用铲车运走,运距500m。二、编制依据1、齐齐哈尔港华燃气压缩天然气母站工程辅助用房、消防水池施工图纸;2、齐齐哈尔港华燃气压缩天然气母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规范》(JGJT111-98);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B23/721-2007);三、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齐齐哈尔港华燃气压缩天然气母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范围内地层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1、杂填土:黑色-黄色,主要由建筑垃圾组成,层厚0.3-0.5米。2、细砂:黄色,稍湿-湿、稍密,见粘性土溥夹层,分布连续,层厚0.3-2.7米。3、粗砂:湿-饱和、稍密,见粘性土溥夹层,分布连续,层厚0-3.0米。4、圆砾:黄褐色、饱和、稍密,本次钻探揭露的最大厚度6.5米。四、作业条件1、具有施工所需资料,主要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平面图、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基坑的设计资料等。2、已编制施工方案,确定基坑放坡系数为1:0.5,采用二步台放坡形式、井点布置、数量、观测井位置等。3、井点设备、动力、水源由二期调压间消防水井焊接至降水区域DN50无缝钢管120米,现场及必要的材料准备完毕。4、焊接排水管DN200钢管共计520米至储配站院外市政排水井。5、夜间施工作业时,施工场地应安装照明设施,在基坑(槽)上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安全标志。人工挖填地埋6㎜2电缆180米,埋深-0.8米。从总电闸箱接电缆,埋地至新建辅助用房东南侧,设30A电闸箱一个,6㎜2电缆长度400米,绕大坑38*25m周长外距离3米处,每隔30米设8m长灯杆一座,共10处。灯杆埋地直径1.5m*0.8m,人工挖填。6㎜2电线架空设置500米,照明用碘钨灯10套,拉线开关4个。6、对喷射井管逐根冲洗。7、作业人员要求: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在入场前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电器及维护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五、计算书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Q=1.366K(2H-S)S/lg(1-R/r0)=1.366*10(2*6.8-1.7)1.7/lg(1+28.05/17.16)=658m3/d式中Q为基坑日涌水量K为土壤渗透系数,经验值为5-13m/d,此处可取10m/dk为土的渗透系数S为降水影响半径,R=2S(kH)1/2r0为基坑降水假想半径,r0=(A/∏)1/2A为基坑降水面积2、管井深度确定管井深度H≥H1+h+L*i+2i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4排除水箱余水测量地下水位喷射井点拆除h为下限水位至基底安全距离取1米L为井点中心至基坑中心距离(短边距离的一半)本工程取井深14.8米。3、井点数量的确定:(1)单井出水量根据土壤渗水量决定q=25*∏*ds*l*K1/3=25*3.14*0.25*1*2.15=42.19m3/dds为过滤器管道直径,取0.25l为过滤器管进水部分长度取1米k为土壤渗水系数10m/d(2)井点的数量确定n=Q/q=658/42.19=15.596个,取16个,根据以上计算,降水井的布置和深度完全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故采用以上设计方案。六、操作工艺流程七、降水措施根据基坑的现场情况、土层含水量、渗透系数、贮存状态及施工面积,充分考虑每组井点机组的影响面积,采用环型井点,喷射井点降水机组每组长10.25米,每根井点管间距8米。挖土设备进出通道时,可不封闭,间距可为4米,井点管距坑壁不应小于2.0米。定位:根据计算书及现场情况确定井点布置位置。测量定位布置井点总管安装喷射井点管接通总管接通水泵或压缩机接通井点管与排水管、并通循环水箱启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井点管埋设:成孔方法:宜采用套管冲枪冲孔,加水及压缩空气排泥,当套管内含泥量测定小于5%时,才下井管及灌砂,然后再将套管拔起。冲孔直径为400~600mm,深度应比滤管底深1m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