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商业网点规划大连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全市总面积12575平方公里,辖7个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开发区),3个县级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和1县(长海县),总人口560万人。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拉开了大连市经济大发展的序幕,经过了20余年跨越式的发展大连已成为中国最具开放色彩的城市之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目前,大连市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2003年,大连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632.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己突破3500美元。与1995年相比,200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9206元,比1995年增加17103元;全市完成地方财政一般财政收入110.54亿元,按可比口径初步测算,累计增长2.1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5亿元,累计增长59%;全部工业增加值6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累计增长1.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8.45亿元,累计增长1.4倍;自营出口总额82.9亿美元,累计增长2.3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1元,人均消费性支出7760元,分别增加3389元和314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13元,人均生活费支出3043元,分别增加2075元和1038元;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达1130.2亿元,增长1.9倍。1996~2003年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434.1亿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9亿美元,分别相当于“”“”七五、八五时期10年总和的2.3倍和2.3倍。一、大连商业网点建设总体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几年,大连市商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具体表现在:新型的商业业态不断涌现,商业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商业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商业通过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发展而进一步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连商业在流通规模、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和效益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的同时,缩小了与国际先进商业的差距,已成为大连经济中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重要产业之一。归结而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商业在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商业的迅速发展对大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为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2)竞争性商业网络结构初步形成。各类商业网点快速增长,网点严重不足的问题已基本解决,网点分布也从城市中心区向边缘区和农村城镇扩展。多种所有制商业竞相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结构不断优化,发展速度已趋于稳定,商业增长方式开始由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效益为主转变。(3)新型商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超市、大卖场、购物中心等先进业态在大连市商业中都有较大发展。(4)商业现代化水平与国际先进商业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近年来现代化商业设施大量增加,一些大中型网点现代化程度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极大的提升了大连的城市功能。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截止到2004年4月底,大连市内四区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零售商业项目就有41个,总面积达188万平方米,按照市内四区184万人口计算,人均拥有商业网点面积已达1.02平方米。从商业总量上看,大连商业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但这种饱和具有相对性。我市目前的商业网点布局不尽合理,市中心商业设施相对集中,而在次商业中心尤其是人口集中的新兴社区,商业网点明显不足。另外在业态布局上,购物中心、百货业态已经饱和,各具特色的专业店和便民连锁店却相对落后。二、大连商业网点结构分析1.空间结构(1)两个市级商业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连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两个市级商业中心,分别是中山区的青泥洼桥商业中心和沙河口区的西安路商业中心。“—青泥洼桥商业中心地处大连市中心区域,包括站南的青泥洼桥胜利广—”“”场天津街商业步行街商圈和站北的菜市街、俄罗斯风情街商圈,是大连市历史最久远也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零售商业网点十分密集,且以较大规模的百货商店和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为主,汇集大连市绝大多数知名的内外资商业企业,以经营中高档商品为主,体现高端消费特征。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