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促进项目成果转化扶持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福建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把福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创新型省份,增强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福建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项目成果,是指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机构的科技人员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成熟、先进、实用、可以应用和推广并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的科技成果。本办法所称项目成果转化,是指企业、个人投资者或成果持有者,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投资,首次对项目成果实施转化,形成产业项目并组织实施的活动。转化方式包括:(一)项目成果持有者自行投资办企业实施转化;(二)项目成果持有者向企业、个人转让该项目成果,由受让的企业投资实施转化或个人投资办企业实施转化;(三)项目成果持有者许可企业、个人使用该项目成果,由使用该项目成果的企业投资实施转化或个人投资办企业实施转化;(四)项目成果持有者以该项目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企业合作实施转化;(五)项目成果持有者以该项目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出资比例,与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办企业实施转化。第三条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每年从省级预算内基建资金中安排一定金额的促进项目成果转化资金(以下简称省项目成果转化资金),用于扶持实施项目成果转化并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落地形成的项目(以下简称转化项目)。同时,组织做好项目成果的征集、推介和信息引导等服务。省财政厅根据预算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省项目成果转化资金实施财政财务管理,负责下达支出预算,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问效、监督检查。第四条省项目成果转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并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科学管理、择优支持、公平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第二章扶持对象及方式第五条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扶持的转化项目范围:(一)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二)技术先进适用,可形成产业规模,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加强本省产业链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建设,填补本省产业链发展中的产品、技术空白,加速本省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明显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项目;(三)有利于本省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防治环境污染以及防灾减灾的项目;(四)可促进本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项目;(五)小发明、小创造等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转化项目。第六条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对实施下列项目成果的转化而形成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一)经省部级认定、属于国际国内领先技术、能明显提高本省产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项目成果;(二)技术先进适用、可形成产业规模、填补本省产业链发展空白、对本省产业链的延伸、产业群的壮大具有重大带动促进作用的高新技术项目成果;(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项目成果;(四)实施转化后可迅速带动当地广大农户增产增收、明显提升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的项目成果。第七条申请省项目成果转化资金扶持的转化项目,应当有项目业主,并符合下列条件:3(一)已在本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注册,并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二)已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包括实施进度计划),且已按实施方案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三)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信用评价良好,可以自行筹措解决按国家规定所需的占项目总投资相应比例的项目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前需要进行检测和价值评估的项目成果,须取得具有法定资格的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和评估证明。第八条下列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产品市场准入的转化项目,须取得有效的产品市场准入证明:(一)新药,须取得药品注册批件和生产许可证;(二)保健食品,须取得保健食品注册批件和生产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