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2017年9月,在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批准,中国教育智库网主办,校长派承办的首届“未校长”(基础教育)实验班第三期课程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褚宏启教授,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与培育这一热点话题与校长们进行了分享。褚宏启院长通过提炼与总结,最终将核心素养的核心归纳为创新能力,因此创新能力也被视为核心素养宝塔顶端的明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口述整理。个人简介:褚宏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创新”是当下国民共同欠缺的素养核心素养已成当下热门话题,那么核心素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目前的大、中、小学生到底缺乏什么样的素养?2012年,上海代表中国参加了PISA考试,结果显示,上海的学生三门测试成绩在各国排名中遥遥领先,可是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却差强人意。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在考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由此折射出我国.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6教育体制下孩子面临的共性问题——高分低能。我们再看成年人,如果我们拿诺贝尔科技类奖项作为国民创造性的衡量指标,对标邻国日本,截至2016年,日本共有25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包括物理、化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奖获得者22人,而我国目前在科技领域只有屠呦呦一人获奖,差距之大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在2015世界创新能力排名中,韩国、日本、德国位列三甲,而中国仅排在22位,创新能力与目前的大国地位不相配。尽管中国几十年经济飞速发展,但是在全球创新体系中,我们还无法成为第一梯队。穆勒在《自由论》中说“渺小的国民是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的”。而所谓渺小的国民,就是指缺乏主体性的人民。主体性包括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是现代人区别于传统人的典型特征。我认为在这其中,创造性代表着主体性的高度与巅峰,因为创造性强的人,其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样不差。成年人往往指责青少年学生在素养方面有不少欠缺,实际上,孩子所缺乏的素养,也正是成人所缺乏的,是成人缺点的反射与投射。在传统教育中,学校考察的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能力,而在未的国际竞争中,考验的却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国家未发展需要,21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6济以知识的创新为基础,是创新经济。在这种新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人才观和能力观必须要改变。从以分数挂帅转变为创新主导。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发展核心素养首先要对核心素养有正确认知:第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是为了应对21世纪挑战。第二,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针对全体国民,并不只是学生。第三,核心素养是共同素养,不是职业素养。第四,核心素养是关键少数素养,不是全面、综合素养。第五,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基础素养。第六,核心素养是行为素养、行为能力,是知识、技能、态度的整合与超越。简单地说就是做事的能力,而非做题的能力。既然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那么高级素养又包括哪些?在综合了几十个国家的核心素养框架之后,我们总结出最能代表核心素养的六个要素:1、创新能力;2、批判思维;3、公民素养;4、合作与交流能力;5、自我发展素养;6、信息素养。当我们用外在行为概括这六种素养的同时还要明确其背后对应的精神实质,如创新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法治精神、合作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恰恰是我们国家所特别需要的。这六要素中,前两个是高级认知能力,第三与第四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五是与自身的关系,第六是信息时代.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6所必要的技能。有了这些素养,便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未的各种挑战。对比美国,在11种核心素养中确定4种“超级素养”,我们同样可以将上述六条进一步浓缩,变成两大“超级素养”,即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