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4页云南省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目录一、前言(7)二、发展状况(7)(一)主要成绩(7)(二)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9)三、发展趋势和需求预测(14)(一)粮食供求趋势和预测(14)(二)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和需求预测(17)四、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3)(一)指导思想(23)(二)基本原则(23)五、发展目标及任务(24)(一)目标(24)(二)任务(24)六、总体布局及重点项目(27)(一)总体布局(27)第2页共44页第1页共4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4页(二)重点项目(29)七、保障措施(44)(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44)(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市场主体(44)(三)加大前期工作力度(44)(四)制定相关措施和扶持政策,保障《规划》顺利实施(45)(五)适当安排《规划》实施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46)一、前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商品,粮食物流产业是稳定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涉及人民生活的“米袋子工程”,对于实现粮食供求平衡,促进粮食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是指在粮食流通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发挥公共服务性作用的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运输、检测和信息处理等设施。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是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第3页共44页第2页共4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4页建设,是“十一五”时期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二、发展状况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省粮食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进展,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缩小了与国内同行粮食基础设施、储粮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距。为确保云南粮食安全,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粮食行业社会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向市场经济顺利过渡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一)主要成绩1、粮食仓储体系初步建成。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新建扩建34个省级储备粮承储库点,新增仓容138524万公斤,占全省总仓容的3048%,初步建立起了我省省级储备粮调节体系。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创造了条件,增强了全省粮食收购和储藏能力,保护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稳定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面放开粮食市场打下了物质基础,保证了中心城市和边疆地区的粮食供求稳定,增强了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繁荣边境贸易。2、集中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功能的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第4页共44页第3页共4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44页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有粮食有效仓容365亿公斤,其中:1996年以后新建扩建省级储备粮库仓容量138亿公斤,占378%;对全省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交通沿线的近20亿斤旧仓库进行了维修改造,使我省粮食仓容不足、存储压力大的矛盾得到了缓解,对保证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确保全省粮食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些粮库的建设、维修、改造和扩建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粮食收购、储存、运输、装卸、清理、计量、包装、品质检验等设施的配置,使粮食仓储设施和储粮科学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仓型现代化和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为建立运转灵活、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储备粮管理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3、现代化省级粮食质检中心初步建成。“十五”期间通过专项建设,国家和省投入专项资金,为省级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配备了一批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使之成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同时,通过多渠道筹资,在34个省级储备粮承储库点中配置了一定数量的粮食检验监测分析仪器,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变化。4、已具备职业技术培训基础。多年来我省粮食行业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主要依托第第5页共44页第4页共4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