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名牌打假安排方案为进一步保护广阔人民群众和名优企业的合法权益、整顿和法律规范市场秩序、贯彻落实全省质监系统“打击假冒名牌”专项行动视频动员大会精神,围绕“质量安全年”活动,以“保质量、保安全”为前提,从今年9月份开始,在全县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打击假冒名牌”专项行动,为确保专项行动收到预期效果,特制定如下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以保障质量安全为核心,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培育、保护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商标、名牌产品,带动全县企业质量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提高全县经济的整体素养和竞争力,促进我县经济又快又好进展。二、工作目标围绕中国名牌、名牌产品积极查找案源,坚持打击与整治、扶优与治劣、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严厉查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及散布虚假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利用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并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销售“傍名牌”的行为;严厉查处利用产地、质量、商标虚假表示等手段,冒充名牌的违法行为。完善名优企业联系制度,加强与名优企业协作配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名牌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为我县经济健康进展保驾护航。三、工作重点围绕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等名优产品,以食品、日用消费品、农资、建材、家电下乡类产品为重点,组织开展假冒名第1页共4页牌、“傍名牌”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加大对印刷假冒包装、假冒标识和历史积案的查办力度;积极开展查处无证生产活动。四、主要措施(一)组织全面检查。重点排查,摸清底数。要迅速与辖区内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及“省名牌”产品企业取得联系,逐一组织填写“省名优企业联系卡”,全面掌握名优产品被假冒的真实情况。同时,组织对企业的成品库、原辅材料库、产品标签、进货证明文件和记录进行逐一检查。一是检查企业自身产品有无伪造、冒用名牌企业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标志、编号的违法行为,以及冒用名牌标志、地理标志、认证标志等质量证明的违法行为。二是检查企业经营性使用的原辅材料有无假冒违法现象。(二)加大举报力度。在媒体上公布“12365”举报电话,鼓舞群众积极举报制售名牌产品的违法行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体系中质量协管员的作用,帮助提供各种假冒名牌信息。(三)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专项活动期间,要加大执法力度,组织查找辖区内名牌产品被假冒情况和假冒其他名牌产品情况。根据检查、举报等信息积极寻找案源,形成打击制售假冒名牌产品的有力态势。着力进行五查:查标识、查包装、查仓储、查原料、查印刷。根据“五不放过”的原则,集中力量查办一批违法案件,快查快结。加大执法力度,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部门处理。建立制假“黑名单”制度,对制假企业或生产者实行“黑名单”管理,并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制假企业名单。(四)加强执法联动。由县政府总领导、质监局牵头,协调公安、司法、工商、媒体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治理,调动各部门执法队伍,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对检查中发觉生产企业存在仿冒名牌产品标志、包装装潢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不正当竞争法》等的,要及时将相关情况向有管理权限的部门第2页共4页通报;对有关部门通报已吊销营业执照等许可证件的,要及时依法注销生产许可。(五)严格责任追究。对不作为的执法人员要严肃纪律,严格追究,特别对有意勾结、通风报信以及有意保护造假行为的个人,要重点追究。(六)开展督导检查。加大对此次专项行动的督促检查力度,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七)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与媒体的联系,不断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在曝光大案要案的同时,选择一批经营管理法律规范、信誉良好、产品质量高的名牌企业作为正面典型加以宣传,不断提高名牌企业的知名度。(八)建立长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