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2页第五章能源行业--环境管理对策、制度与标准[学习指南]环境管理对策是环境保护十大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从强化管理的角度确定了环境管理实践应遵循的准则和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具体实施办法。是关于污染防治对策和生态保护对策的管理思想和规范化指导。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属于环境管理对策与措施范畴,也是从强化管理的角度确定了环境保护实践应遵循的准则和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具体实施办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环境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但是,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是一类程序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对策与措施,是体现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对人们环境保护行为的一种具体规定和要求。[要求掌握]1.环境管理的对策措施;2.环境管理八项制度的含义、特征、适用范围及法律责任;3.环境标准的分类和作用,实施环境审计,开展清洁生产和环境标志的意义,了解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概况,掌握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本章教学重点:中国环境管理的五项对策。着重介绍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构成、特点及推行该系列标准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以新带老”和“以外促内”的管理对策和措施。环境管理制度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现行管理制度的不足及发展方向。清洁生产审核。第一节环境管理对策环境管理对策是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强化管理的角度确定了环境管理实践应遵循的准则和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具体实施办法。环境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微观管理;坚持“以新带老”,以项目管理促进污染治理;坚持以点带面,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坚持以外促内,强化企业内部自主管理;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企业内部自主管理。一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微观管理中国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宏观决策失误造成的。例如,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掠夺式的资源开发战略、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等是造成中国环境问题居高不下、久拖不决的根本原因。研究数据表明,2005年我们用全球26%的粗钢、47%的水泥、40%左右的原煤、32%的稻米、37%的棉花,创造了全球4%~5%的GDP。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都出现明显反弹,环境污染居高不下,污染事故频发。如果继续依靠这种重污染型工业带动增长的经济结构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环境保护将雪上加霜,经济发展也会难以为继。为解决这此日益突出的严第2页共52页第1页共5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2页重的环境问题,必须从宏观调控入手,将环境与发展作为一个统一体纳入政府宏观经济决定之中,实施政策“源头”控制。以宏观管理为指导,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这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管理对策,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先决条件。为实施这一管理对策,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一)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是环境保护的执法主体,要发挥环境综合管理职能,抓好环境规划、执法监督和信息发布工作。经济综合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贸易、科技等政策。建设、国土、水利、农业、林业、海洋等有关部门要依法做好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二)制定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优良的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将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从根本上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要做到这一点主要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