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应该如何进行规划,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摘要。党校是一个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或干部的重要人才输送基地,教育者对广大学员实施专业的思想指导和多种形式的课程学习,以帮助学习者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校的课程学习和课外实践中同样值得关注。而目前党校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仍不理想,如何有效地推进党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成为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对目前党校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据此寻找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党校内部的实践路径与具体的开展形式。1党校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根据业界人士对党校学员的调查数据统计可知。96%左右的学员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约85%的学员赞同马列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并且还有90%的学员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观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步。通过以上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绝大多数的学员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要想长久地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必然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也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运用。而如今,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党校中实际推进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不足和遗憾。比如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设置十分薄弱、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过于泛化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方法比较保守等。(1)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设置薄弱。现在许多地方党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存在诸多的弊端。课程设置不顾地方发展,一味地照搬旧有的传统模式,导致课程过于盲目,而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除此之外,地方党校因为地方资源的有限性,因此和中央党校相比,无论是在学科设置,还是研究方向上都相对匮乏和单一。(2)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过于泛化。据调查,诸多党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具有泛化性,而缺乏针第1页共3页对性,培训内容也过于政治性。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也并没有按照学员的水平和个性化需求开展教学,不同学员可能身处不同的岗位,不同岗位之间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按照泛化的教学内容来授课的话,学员的实际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学习到的知识完全与实际工作和生活相脱节。(3)马克思主义教育方法比较保守。虽然近几年国家在大力提倡高校课程教育教学形式多样化,党校在许多学科课程的教学形式上也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这门学科的教育教学形式仍然是过去单一保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课程教学仍然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讲、学生听,纯粹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单向交流已经不能够满足学员对于知识的渴求程度,逐渐消磨了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推进党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指出。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lsquo;三个代表rsquo;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源头,党校的职责则是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能够利用理论去解决当下热点难点问题的具有实践能力的高水准学员。推进党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分析刻不容缓。(1)教育课程设置符合地方发展实际。党校是培育基层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家的实践基地,因此,党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课程建设至关重要。但是目前许多地方党校的课程设置,严重缺乏理论基础。但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和当前社会人士存在的许多价值观问题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作指导,而对于地方党校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基层领导干部既要积极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要重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