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六单元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hónghú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kǒngbù2.蝎子是多么丑恶而()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qièérbùshě3.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精神的人。二、补全成语,并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填序号)(7分)①打破问到底②九二之力③不得其解④人心不足吞1.他费了()总算爬了上去。2.为什么冬天气温低,而夏天气温高?他()。3.小弟弟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对于心中的疑惑常常会“()”。三、翻译下列句子。(5分)1.为是其智弗若与?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四、下列句子中的引号起什么作用?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引用他人说的话C.表示特定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D.表示否定或讽刺1.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2.古人曾说过,“谦受益,满招损”。()3.她问:“你是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4.你真是太“聪明”了,坐在这里等候真理出现。()五、将第①~④句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①而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A.③①④②B.③②①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②④五、结合课文内容填空。(9分)1.《学奕》选自《孟子·告子上》,故事运用了的手法,写两个人跟奕秋学下棋的不同表现:一人,而另一人三心二意,所以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文中的原句是“虽与之俱学,”。2.“穷则变,,通则久”这句话出自。3.“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小时候是一个的孩子。4.“苟日新,,”这句话出自《礼记》。5.人们常用荀子说的“”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六、学法迁移。请联系“舍本逐末”的意思,完成练习。(4分)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威后①日:“不然②。苟③无岁④,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注释】①威后:赵国惠王的妻子,孝成王的母亲。②不然:不是这样的。③苟:如果。④岁:庄稼收成。1.威后表达的意思:有岁→()→()(2分)2.翻译: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2分)七、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练习。(8分)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熟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辩斗.()盘盂.()2.《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是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一个从的角度出发,一个从的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表现了他们的可贵品质。(4分)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2分)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捅.我(tǒnɡyǒnɡ)评.价(pínɡpǐnɡ)沮.丧(jǔjù)猝.死(cùchù)憧.憬(chōnɡtónɡ)滋.养(zhīzī)二、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0分)1.作家黄蓓佳认为《补考》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2.《作文上的红双圈》一文借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老师对“我”的引领作用。()3.《老师领进门》道出了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4.给资料分类采用“编年体”的方式需要把各种资料按照年龄来分类。()5.《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首诗热情赞颂、歌唱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0分)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稚嫩栀子花忐忑不安B.疲倦互联网挺而走险C.留恋策划书依依惜别D.刊物关帝庙春雨点点2.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