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容忽视慵懒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出台政策举措加强党的建设,从“全面从严治党”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再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等,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无疑向国人释放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强烈政治信号。然而,纵然在国家强有力的整风态势下,有些干部还是存在错误观念或侥幸心理。有的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不吃不拿,上班迟个到、浏览网站购点物、看个电影、脱岗办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有的甚至还认为,纪委对上班纪律管得不严,即便查得严,也未必查到自个儿头上。可以说,在如今的干部队伍中,存在以上错误观念或侥幸心理的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部分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高,定位不清,约束不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个别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在个人职务晋升、岗位调整时稍不称心就抱怨组织不公,事业心、责任心衰减,工作热情退化,从而只顾舒舒服服的享乐,不愿忙忙碌碌的拼搏。党员干部慵懒散,不仅关乎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政府的公信力,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党员干部慵懒散让政府在群众中失去公信力。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党员干部代表的是政府形象,一个政府长期存在“慵懒散”现象,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履职尽责不到位,丢的不仅是党员干部个人的脸面,更是一个政府的形象和信誉,政府的形象和信誉一旦受损,在人民群众中就失去公信力,从而影响政府工作执行的效力。党员干部慵懒散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我国正值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队伍在促改革、奔小康的发展过程中,理应成为中流砥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如果此时,党员干部出现思想、工作懈怠,理想信念动摇、滑坡,势必会影响直接改革发展的成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从而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期第1页共10页实现。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打造高效廉洁务实的政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党员干部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伍、代表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理应进一步振奋精神状态,增强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能力素质,带好头、干成事,做出表率;理应与时俱进,争当时代发展的楷模,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力以赴促改革、齐心协力奔小康,在这条康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第二篇:强化作风建设,治理慵懒散强化作风建设,治理慵懒散随着赏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进行,使我项目部部分员工的工作作风问题得以突显出来,在接受党的教育的同时,深刻进行自我剖析,和认真反省,努力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工作中出现的“慵懒散”问题,并深刻意识到存在该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该问题的迫切性。“慵懒散”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人自身问题和团队建设两个方面:自身问题分为工作中和生活中,工作和生活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首先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科学的休息时间,适当的体育健身活动,健康的饮食,只有保持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极大的热忱,饱满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中,才不会在工作中出现懈怠、消极情绪,不会产生“慵懒散”现象,只有严格要求控制自己生活上的“慵懒散”,才能解决工作上的“慵懒散”;在团队建设方面上,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员工工作状态不佳,对现场问题反馈不及时导致各岗位之间协调工作受到一定阻碍,影响工作效率,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到底是责任意识淡薄,生活作风松散,工作不紧张,遇到问题习惯性逃避,拖延,使本来可以解决的小问题变成难以处理的大问题。如果“慵懒散”问题不加以治理,任由基发展,最终会发展成为对工程进度,质量,甚至是安全产生重大的威胁,影响施工,阻碍生产,使工作不能安全有序的进行,无形中增加了成本的投入,减少了企业利润,甚至给国家造成损失。第2页共10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境强作风建设,治理“慵懒散”,应该做到继续加强学习,增强党性意识,严格要求自身的工作要求标准,认真学习总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内涵,加强自己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