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学习“为官不为”专题“为官不为”不如不为官刘云山同志出席在沈阳召开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时说,市、县领导干部是第二批活动的重点对象,又是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必须发挥好受教育和抓活动两个主体作用,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为官不易”体现了部分领导干部的认知误区,需以四风问题为镜,重拾公仆本色。同时,要让“为官不为”者靠边站,让能办实事、作风过硬的领导干部受重用。“为官不易”,尤其对于市、县级一把手而言,从“八项规定”到各种“禁令”,从餐桌到办公桌,从“舌尖”到“车轮”,以前没当事,如今遍布高压线。一系列禁令剑指的问题,都是每个普通干部理应严格遵守的,不存在“不易”与“容易”的辩驳。那些“不易”论的官员们是否真正把自己当做人民的公仆,还是习惯把自己看做人民的主人。那些动不动就感慨“为官不易”,甚至总结“官不聊生”的一小部分干部是平常随意惯了,忘了自己作为一名公务员的责任。治国首在治吏。中央发起的各种整治与规范,意在将“乱走”的权力赶入“笼中”。不但要让公职人员“为官不易”,还要将“为官不易”进行到底。要不断固化“为官不易”成果,引导公职人员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政府过紧日子,群众才能过好日子”,群众乐见“为官不易”,是希望干部回归“公仆”应有之义,不用公权谋私利。既为官,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既然做了官,就要锐意进取、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如果觉得不堪“重负”、难以胜任,就不要勉强自己、主动让位子,绝不能“为官不为”,占着位子不干事。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