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检查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时,应重新进行复查。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心电图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临床科室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三、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第1页共6页四、质控与考核(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二)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一级质量考核内容。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第二篇:临床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范文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危急值”指检验结果与参考值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扰措施或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从而避免严重医疗后果的发生。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及时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二、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暂定血钾、钠、氯、钙、血糖、尿素、肌酐、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清锂浓度等12个检验项目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具体项目、危急界限值和危险性见下表:检验项目危急界限值危险性生化检验项目血清钾(k)<2.5mmol/l低血钾症、呼吸肌麻痹>6.5mmol/l严重高血钾症、可有心律失常、呼吸麻痹血清钠(na)160mmol/l严重脱水,可造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115mmol/l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血钙3.5mmol/l甲状旁腺危象>36mmol/l急性肾衰>350umol/l中度至严重的肾损害血尿素血肌酐成人空腹血糖22mmol/l高血糖性昏迷、渗透性多尿伴严重的脱水和酮中毒第2页共6页>1.3mmol/l可能会有中度症状血清锂血常规检验项目危急界限值危险性血红蛋白(hgb)<50g/l严重贫血或急性大量失血等>200g/l血液流通不畅,易形成血栓,造成全身器官缺氧白细胞计数<2.5*109/l有引发致命性感染的可能>30*109/l急性白血病可能或重度感染可能有严重的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1000*109/l怀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能红细胞(rbc)<2.0*1012/l严重贫血或急性失血等三、当患者检验标本的测定值出现符合危急界限值的结果时,需立即按照如下程序处理:1危急值确认1)检查标本的采集、储存、运送等是否正确,重新核对样本编号,确认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