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五上《神奇的暗箱》word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中的电路;2、能够根据在检测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箱做假设性的解释;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反思;4、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检测结果。知识与技能1、知道解暗箱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3、知道解暗箱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2、同意去探究暗箱中的秘密;3、体会到合作与沟通的重要价值。教学过程设计一、提出问题,创设讨论情境上课时老师直接向同学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能够设计和连接简单的电路,今日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电路,是我们看不到的电路,看看我们大家有没有信心和能力想办法去解决。二、利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的电路1.提问:看不到的电路我们怎样讨论呢?2.同学在小组内沟通他们的一些意见和想法。3.老师提供暗箱让同学讨论,引导同学可以借助一种装置来检测,通过在暗箱外部观察到的现象推断暗箱内电路的连接。4.老师讲解:这种用导线连接的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的装置就是检测器。5.让同学通过研讨,确定检测器的组成。6.同学设计验证的方案,老师指导同学在验证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关键是在检测中的验证记录,最终同学要根据验证记录来推断暗箱的电路。7.同学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电路活动。三、活动记录的整理与沟通汇报1.老师让同学根据自己的讨论和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暗箱中的电路图示。2.小组间进行沟通,引导说出本组验证的想法和依据。3.老师引导同学说出他们是怎样检验的、在检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是根据什么现象来推断暗箱内的电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等。四、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推断1.同学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推断。2.同学找出推断正确与否的原因所在。3.同学说出自己的探究体会和验证后的反思。4.老师布置在今后探究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求。附送: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五上《简单电路》备课教案沙区中心学校杨洋一、教学目标: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2、通过连接电路,知道一个连通的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并认识各部分的作用。3、能够根据简单电路的原理,连接其它的小电器。并理解电路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装置。4、意识到在做实验时只能使用电池,不能从插座接电。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发给同学灯泡、电池、导线)1、今日我给你们带来了一张照片,认识它吗?(出示手电筒图片)2、它是用来做什么的?3、为什么可以照明呢?(二)新授探究小灯泡亮的方法1、手电筒里面有什么?2、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灯泡、导线、电池、并贴出相应的图片。3、今日我们就通过电池、灯泡和导线等来了解简单电路(板书课题——简单电路)4、你对灯泡有哪些了解?(让同学明白灯泡外面的两个有金属的地方是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即可)观察一下它有没有特别的地方?5、你对电池有哪些了解?(说出电池有正极和负极即可)6、你想利用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7、看谁最先使灯泡亮起来,并且把亮的这种方法画在这张纸上,这个小组就可派一个代表,利用我给你准备的灯泡和电池模型,(边说边贴模型)把这组的好方法展现在黑板上。方法可不止一种,简单的亮起来并不足以证明自己的智慧,看谁的方法多,有一种就上来一种,怎么样?8、在实验的时候应该怎么做?9、现在开始实验。10、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好方法?(这种亮吗?这种呢?)(有争议的请一组同学验证,只留能亮的方法,并且把重复的擦掉)11、黑板上看似不同的接法,灯泡都能亮起来,说明他们肯定有共同点,到底是什么呢?一个一个观察。(必须有灯泡、电池、导线)(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灯泡的两个连接点都必须用上。)打比方,假如我左手拇指和小指代表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右手的拇指和小指代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应该怎么连灯泡才亮?这四个点必须依次连接。10、再观察连起来的导线有什么特点。(老师可领同学一个一个观察,通过手势暗示)(形成环状也可以说形成一个圈,)我们把这样形成一个圈或者说形成一个环状的电路叫做闭合回路,你看这些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