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学跟班学习感悟悠悠道山,青青古柏,泛着微波的碧霞春雨池,印着“先忧后乐,诚思信勇”的科学楼,书声朗朗的东西红楼……这些有着年岁的风景静静地流淌在xx市区人民路三元坊的一所学校里——xx省xx中学,古老的建筑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悠长而光辉的历史。追溯起来,xx自古就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教育事业一直非常发达,公元1035年,范仲淹创办xx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此后历经千年,办学历史从未中断,校址也始终未变。就在今日的xx中学所在地,这次有幸受溪安县教育局派遣,前往xx中学为期两个月的跟班学习,受益匪浅,感受深深。一、高中数学苏教版与人教版关于《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建议比较苏教版数学2人教A版数学2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了解柱、锥、台、球的概念.2.了解画立体图形三视图的原理,并能画出简单几何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立体图形的直观图.3.能用运动的观点整体认知柱、锥、台、球.4.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体会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等一般科学方法的运用.5.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只须通过实例概括,不必证明.6.空间几何体的性质不必深化挖掘.1.从整体至局部、从具体到抽象,突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呈现的是人对几何的认识过程;是教育形态.2.通过巩固三视图知识,帮助同学运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3.将其置于选修系列2中,体现螺旋上升.4.将空间坐标系置于解几内容,体现测量性,而且当作了解内容.5.用一节内容来谈表面积与体积,而且把祖暅原理与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作为探究与发觉内容介绍.第1页共6页6.强调几何直观,注重合情推理,适当渗透公理化思想.7.仅证明性质定理,且是在操作确认、猜想论证后才作为定理.8.重视三种语言的转换,将长方体作为基本模型.9.例题与习题题型多变,包含大量的选择与填空,通过合情推理来弄清位置关系.苏教版数学2人教A数学21.1.1棱柱、棱锥和棱台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1.1.2圆柱、圆锥、圆台和球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2)1.1.3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1.1.4直观图画法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2)1.2.1平面的基本性质(1)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1.2.1平面的基本性质(2)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1.2.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1.2.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2.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1)1.2.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1.2.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3)1.3.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1)第2页共6页1.3.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3)二、高中数学苏教版与人教版关于《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顺序安排比较其中最主要不同是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在苏教版中是放在最后,而人教版是放在前面。三、听课有感从许多听课中选择一节《1.2.4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两平面平行》来评课:1.最大的亮点就是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对立体几何教学的基本要求。2.整堂课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以问题来引领课堂教学,引起同学的认知冲突,有效激发同学思维,让同学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3.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有意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育同学思维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好,情绪饱满,教态自然,对同学和气可亲,给同学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这有利于同学的创新思维.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好,情绪饱满,教态自然,对同学和气可亲,给同学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这有利于同学的创新思维.5.本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1)老师的主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