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3页第2页共13页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3页06年葡萄酒行业分析报告葡萄酒是具有营养的国际性饮料,占世界饮料酒的第二位,也是世界上进出口贸易中大宗物资之一,是主要的发展酒种,在商品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中国,葡萄酒行业随着国内消费者“健康消费”观点的日益升华和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已经成为国内酒类产品中的消费热点,也是酒类行业中最具成长潜力的细分行业之一。未来10年之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而较快的增长速度,城市化和消费升级将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一般来说,经济发展阶段水平与葡萄酒消费量存在很强的正相关,这一切为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一、行业综述1.行业发展概况目前全球有近70个国家生产葡萄酒。分为所谓“旧世界”和“新世界”两类国家。“旧世界”包括法、意、德、西、葡等有上千年酿酒历史的西欧国家,而“新世界”则包括美、加、澳、新、智等只有200-300年酿酒历史的新大陆国家。世界葡萄酒产量2004年达2950万吨,产量超过50万吨的有12个国家,超过100万吨的有7个国家,其中法、意、西、美4个国家的葡萄酒产量占世界总量的58.2%。以法国为首的“旧世界”诸国约占全球葡萄酒市场的一半份额。其中法国葡萄酒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号称葡萄酒业的鼻祖,其葡萄种植面积只占中国种植面积的3%,但葡萄酒产值却占法国食品生产总值的15%。葡萄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葡萄种植、加工与法国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但近年来,随着葡萄酒消费的饱和,“旧世界”的葡萄酒生产和消费一直处于低速增长态势。相比之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世界”诸国的葡萄酒出口则经历了快速增长,现在已占到世界产量和出口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产销逐渐供大于求,全球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进入调整阶段,年增长量平均低于3%的水平。中国现有葡萄酒厂总数在500家左右,但大部分的生产规模较小,中国葡萄酒企业的年平均生产能力还不足2000吨,年产量在1000吨以下的占70%左右,1000-5000吨的企业约占20%,5000吨以上的企业只有10%。目前,产量过万吨的企业有张裕、长城、王朝、威龙、华夏、丰收、通化、新天、云南红、莫高等10家。其中,张裕、长城、王朝是第一集团,其余为第二集团。与国际葡萄酒业的低速发展相比,国内葡萄酒业的发展势头却十分强劲。2003年以来,中国葡萄酒消费出现转机,消费量开始回升。2004年葡萄酒第3页共13页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3页产量增加到36.73万吨,同比增长14.7%,增幅超过其它酒类。在消费启动的推动下,葡萄酒行业的景气度也在上升,2004年葡萄酒全行业出现全面好转,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74.34亿元和8.45亿元,同比增长17.06%和12.07%进入2005年上半年,葡萄酒市场继续保持迅猛增长态势。据统计,1至6月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约42亿元,市场销售量约20.5万千升,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20%和17.14%。2.行业发展历程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才起步的。而自1980年以来的行业历史,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明显的“拐点”。(1)第一个“拐点”标志着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的布局,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初。1980年中国葡萄酒产量约3万吨。这一时期,长城、王朝、华东、莫高、西夏王等一批企业长线进入葡萄酒产业,基本上以生产全汁的干酒、半干酒为主。对喝惯了带甜味的半汁酒而不知真正的葡萄酒为何物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接受干酒是个艰难的过程,这些先行一步的企业经历了漫长的冬天,直到1996年“干红热”出现,它们才迎来了扬眉吐气的转机。就在这个冬天里,有许多企业成为“长征”路上的“烈士”,到今天已叫不出他们的名字。这一段时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半汁酒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整个葡萄酒生产量从1980年的7.79万千升蹿升到1988年的30.85万千升,8年时间翻了近两番(4倍)。当时干酒的比重估计不到5%,稍成规模的干酒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