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一区内部市场运行管理办法一、市场主体划分(一)市场主体界定1.二级市场主体:工区为二级市场主体,与上级专业化市场和所辖班组之间的往来结算行成二级市场。2.三级市场主体:班组为三级市场主体,与区队管理和所辖各岗位之间的往来结算形成三级市场。3.四级市场主体:各岗位的岗位工为四级市场主体,与班组管理和其他岗位之间的往来结算形成四级市场。4.市场主体结构图(二)核算点设置1.核算点职能(1)负责本级市场及下级市场各类结算数据、信息的收集1与整理。(2)负责下级市场的收入结算及收入的公示。(3)及时向矿结算中心报送各类报表。2.核算点人员配置(1)综采一区核算点负责人:田传成成员:耿金华李召友孟伟胡雪元肖耀勇时均峰(2)生产一班核算点负责人:李健成员:张明生崔腾冯聪(3)生产二班核算点负责人:徐金国成员:齐高斌韩新新李扬(4)生产三班核算点负责人:孙培生成员:郝克锋许强锐孙计云(5)检修班核算点负责人:于宝兴成员:田东魏秀标赵顾超葛猛二、交易管理(一)交易规则1.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模拟外部市场交易。2.认真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原则。3.严格按本级市场价格目录交易。4.各三级市场均按其完成的工作量和安全质量以及奖励计算收入,按其费用消耗和扣罚计算费用。25.本级市场和各三级市场必须做到“日清日结”、“班清班结”。6.各三级市场提供的数据必须及时、真实、准确。7.二、三、四级市场之间的交易原则上以“元”为单位结算,采取“以量计资”的结算方式进行。(二)交易项目及内容1.生产班:割煤、移架、放煤、单项工程(机头进尺、机尾进尺、拉移轨顺巷道支架等)、其他零活;2.检修班:日常检修工作、单项工程(更换大部件等)、其他零活;3.工区行管及后勤人员:职责内工作。(三)交易方法及依据1.二级市场主体完成矿下达的生产任务和综合单价,结算收入,同时支付生产消耗的各种材料、水、电、服务等费用。2.三级市场主体完成的二级市场主体安排的工作,按照二级市场下达的综合单价结算收入,同时支付生产、检修消耗的各种材料、水电、服务、各类考核奖罚等费用3.四级市场主体(岗位/个人)完成三级市场主体安排的工作,取得收入,同时支付为完成工作而消耗的材料、服务、各类考核奖罚等费用。4.三四级市场主体所有交易依据内部市场价格标准及工程3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交易。(四)交易流程1.二级市场主体依据矿下达的任务单组织安排施工。2.三级市场主体(生产班)根据二级市场主体的安排组织生产。3.三级市场主体(检修班)根据二级市场主体的安排进行日常检修、施工单项工程等。4.四级市场主体(岗位/个人)根据三级市场主体安排开展具体的工作。5.与其他二级市场主体之间提供产品或服务发生交易时,要填写交易单,双方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于交易当天送内部市场服务中心;6.本单位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填写交易单,由交易双方负责人签字,经综采一区内部市场核算机构核算,上报内部市场服务中心;7.所有交易只能沿交易流程图横(竖)方向进行。4内部市场交易流程图(五)交易量的确认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任何交易一律由核算员按类填写交易单经各级市场主体负责人签字确认后认定。三、基础管理体系(一)定额管理体系1.定额原则为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调动工作积极性,按照合理分配、利益兼顾,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市场化分配政策。2.定额的制定按照所辖各级市场工作性质、内容、班次及历史发生数据5分类制定。(1)工作量①各生产班,按照上级市场的生产计划,按照不同班次分别制定。②检修班,按照二级市场要求,根据工作的推进度及正常检修对原煤生产的影响情况制定。③管辅人员,根据工作时间及岗位职务制定。(2)各类费用及单项工程①材料费、水费、电费的定额根据生产班及检修班的工作内容及性质分别制定。②单项工程,根据工程的劳动强度、技术含量、人工数量总和制定。(3)三级市场人员定额生产班的定员在确保安全生产需要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岗点职工工作能力,定员标准为27人/班。检修班定员在确保安全生产需要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