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创新、实践、进展”为主线,实行“点上深化、面上拓展、纵深推动”的措施,深化课程讨论,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和有效化实施,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同学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觉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下面对我本学期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做一下总结:一、给同学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对老师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活动期间,我让同学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同学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开展广泛的沟通,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同学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同学带着问题来讨论,带着准备来探究,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同学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养。在五年级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同学,却对染纸的讨论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二、给同学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沟通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活动内容,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两周围绕一个内容展开,让同学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加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在准备阶段,在同学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同学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同学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同学准备工具与材料。在实施阶段,让同学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同学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同学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觉同学的特点,对同学做出恰当的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讨论的主题及内容,确定讨论的目标体系。根据同学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同学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讨论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同学自己手上。三、让同学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享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课程以“实践”为主,为了更好地对同学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我指导同学要注意收集、整理各种相关的活动资料,如照片、录像、日记、采访和调查记录、小报等,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让同学撰写活动日记和心得体会,将活动的一刻永远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家长老师分享活动的成果。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究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同学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的成功。附送:2024-2024年学校综合社会实践《我们的牙齿》活动方案及课堂实录一、课题产生的背景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主张讨论性学习的主题或课题要尽可能由同学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自主提出,我校开展了“问题小银行”的系列活动,把同学感兴趣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起来,结果发觉提出问题的同学很多:同学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患有龋齿?我们追究原因,原来同学们发觉:现在学校生牙齿的龋齿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这一现象并没有引起学校生的高度重视,甚至还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同学们猜想,可能有的同学及家长并不是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