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网络和谐管理的目标与径路钟瑛余秀才互联网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产生以来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发展初期,广大的网络用户非常看重网络传播的自由性,竭力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管制,认为互联网具有“三无”的基本特征,即无法律、无国界、无法管制。在互联网的诞生地美国,一些人士根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也喊出了“网络空间零管理”的口号。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的工作、生活、学习、交流等带来诸多便利的时候,也在不断地侵蚀人类的生活,带来种种社会问题。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界对于是否应该管理互联网的争论早已结束,网络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面对互联网侵犯个人隐私、威胁国家安全、传播不良信息等,各国政府都把对网络的有效管理作为目标之一。目前各国对互联网的管理模式与手段不尽相同,管理效果也很难一概而论。我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经历最初的认识、摸索阶段后已经具有很丰富的管理经验,但仍然还不成熟、不完善。网络和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网民乃至整个社会各部分的通力协作与努力。因此,要使网络能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让网络真正成为中国民主、经济发展的“增速器”,就必须首先弄清楚网络管理的目标和完善网络管理的恰当路径。一、和谐理论观照下的网络管理从中外历史来看,“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和谐从内涵和本质特征上看,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和完美存在状态的范畴,是多样化的协调和统一,是事物合乎逻辑规律的发展和变化。第二,和谐从实现的根本途径上看,不是无差别、无矛盾无冲突,而是矛盾对立双方和多方的相异相合、相反相成,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前进和发展。第三,和谐从价值上看,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1]和谐既是网络管理的手段也是网络管理的目标。和谐的管理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系统论的观点不谋而合。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是由许多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较复杂的系统可进一步划分成更小、更简单的次系统;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系统的整体性。事物要想健康发展,就需要系统和谐。系统和谐,是指人、技术、组织结构等之间的平衡、协调、优化,包括系统与环境的适应性、各层级之间的匹配性、成员认识的一致性等等。它所强调的不仅仅是复杂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状态和结果,而是特别注重人与子系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追求一种动态的优化、协调与平衡的发展。如果把互联网管理看做一个系统,实现政府、网民、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则是一种系统内和谐;如果把互联网管理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则网络和谐管理则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这种外部系统的和谐要求网络管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行业市场等的发展相一致。因此,从自身发展及对社会的影响方面看,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网络受众行业协会社会第三部门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实现对网络的和谐管理都是建立中国特色网络管理机制的基本目标与根本手段。追求对网络的和谐管理,最直接的原因是当前的网络管理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与因素,客观原因则是互联网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和谐的实现途径并非总是坦途,和谐网络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国特色网络管理机制自身所追求的和谐,包括两个方面:管理手段的和谐与互联网管理主客体的和谐。网络管理的和谐有低度和谐、中度和谐与高度和谐。互联网管理在实现自身和谐管理的基础上,与整个社会外部环境实现高度融合,实现外部系统的和谐才是一种高度和谐,并在政府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环境下才显得更加具有意义。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