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学校信息技术第三册下第14课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教案泰山版教学目标:1.使同学们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其特征,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道德与法律知识。2.使同学们学会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常用方法。3.使同学们初步树立正确使用相关信息技术的道德与法律、法规意识。教学重难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其防治措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常常听说病毒这个词吧,不光是人类可能被病毒感染,计算机也可以被病毒感染,致使其瘫痪,乃至停止工作。那么计算机病毒是不是和人类通常所说的病毒是同一种事物呢,下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计算机病毒。二、新授内容: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一下课本第79页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传播途径是什么?2.每组找一位同学起来发表本组意见3.老师评价:同学们总结的都很不错4.老师讲解:(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不是微生物,而是一种人为制造的、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故障的程序。(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染性、破坏性、埋伏性和寄生性等特征。(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的破坏和对系统本身的攻击上,有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之分。良性病毒危害较小,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如:通常表现为占用一定的内存和磁盘空间,降低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干扰显示器屏幕的显示等。恶性病毒则会破坏磁盘数据,发作时会覆盖或删除磁盘中的文件,有时甚至会破坏计算机硬件,使计算机瘫痪,如:CIH病毒可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发作后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4)计算机病毒防治:当然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也要从防毒、查毒、解毒三方面来进行,要以预防为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不使用来历不明或盗版的软盘、光盘,特别是游戏盘。使用外来盘时,应查毒后再用。B不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C常常或定期备份硬盘中的重要文件,一旦遭受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D对装有系统或重要数据的软盘,设置为“写保护”E安装优秀的防病毒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定期用防毒软件检测系统资源,定期升级防病毒系统。F一旦发觉病毒,就立即停止系统的一切操作,用洁净的软盘启动系统,然后再用相应的杀毒软件进行清除。(5)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虽然可怕,但它毕竟也是程序,也是人为编写的,所以只要我们同学努力学习,将来的知识水平高出这些编写病毒的人,那我们就可以自己来编写杀毒软件,让病毒无处躲藏。当然,现在有很多高科技人才,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很高,就比如说编写病毒的人,但他们所从事的却是对社会造成损害的事情,也可以说是犯罪,这是一种高科技犯罪,所以说,我们同学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造福社会,不要做危害社会的事情,并且要积极与犯罪分子做斗争。(6)软件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是许多计算机专家辛勤劳动的结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一种无形的财宝。由于软件容易被复制,违反道德和侵犯知识产权的事情就时有发生。所以在1991年6月,我国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进一步为软件版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作为软件的使用者——我们,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遵守《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和各种侵权行为。(7)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道德问题:向同学介绍信息技术进展存在的问题,特别介绍计算机病毒和黑客。信息道德法律规范要求:A、应当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B、不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制作、复制、查阅、传播信息垃圾。C、对所处理的信息负责。D、不从事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E、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隐私。F、不触犯法律。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同时也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正确的法律观念。四、大显身手:1.列举几种计算机染上病毒后的症状。2.列举几种计算机病毒的名称以及查杀这些病毒的杀病毒软件。3.列举几种违反计算机道德法律规范的行为。附送:2024-2024年学校信息技术第三册下第1课走进LOGO王国2教案泰山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LOGO语言的进入和退出,学会图龟绘图命令(向前、向右命令)。2.激发同学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