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自然垄断型国企改革的战略思考*肖兴志内容提要: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重点领域在自然垄断行业,这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加入WTO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国有企业是一种自然垄断治理方式新视角入手,分析了自然垄断型国企改革的实质在于治理方式变革或者规制体制改革,探讨了自然垄断型国企改革的基本框架,并研究了改革过程中的路径问题。关键词:自然垄断国企改革规制体制一、目前对自然垄断型国企改革的认识现状长期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国有企业改革所涉及领域主要还是在竞争性行业,对自然垄断行业中的国企改革重视不够。即使效率低下,也因为这些国有企业处于国家垄断地位,可以照样经营下去。政府依然沿用传统的依靠建立国有企业,直接垄断经营的控制办法进行规管,导致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整体运营效率低下,服务质量较差,这不利于实现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整体目标。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一次最重要的决定,代表着国家对国企改革的整体思路。《决定》中对自然垄断与国有企业的关系表述如下: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总之,在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通常认识中,自然垄断行业需要国有企业来经营。现在,中国开始注意自然垄断领域中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种种弊端,也正着手对自然垄断领域中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如电力的“厂网分离,竞价上网”改革,铁路重组、电信重组等等。基本思路是在传统自然垄断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局面。在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中国家明确了有关垄断性行业中国企改革最新精神:电力、铁路、民航、通信等垄断性行业,要按照政企分开原则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减少行政性审批。从总体上看,目前对自然垄断型国企改革的认识与过去相比有较大进步,但视野仍然比较狭窄,多数认为改革仅仅是在原有框架下竞争机制的引入、垄断局面的打破问题。实际上,竞争机制的引入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自然垄断型国企改革并不能用“引入竞争机制”一词就能概括或表达。在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必须考虑很多情况,比如*本文系作者承担的200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自然垄断型企业改革与规制政策设计》(项目批准号00CJY012)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竞争是否值得以及竞争是否可行,两者的不同组合决定着不同的政策要求(见表1):表1竞争的可行性与合意性竞争值得吗?(规范问题)是否竞争可行吗?(实证问题)是常见例子“挑奶皮”竞争否进入遏制极端自然垄断第一种情况是在绝大多数行业内(左上栏)竞争既有利,也可行,因此应维护一般竞争政策,但这却不适于极端自然垄断情况。第二,在极端自然垄断条件下(右下栏)竞争政策无效,即使自由化(竞争限制政策的取消)出现,竞争也可能不会发生,在这种条件下必须依靠规制(Regulation)。第三,有相当部分公用事业以及其他一些行业,对竞争有很强的渴求,但在位优势企业可能通过反竞争行为威胁潜在竞争者(左下栏)。这种情况下,放任自由并不意味着有效竞争,竞争导向的规制政策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比如1994年初中国电信业开始引入竞争,也就是联通的进入,但当时中国电信太强大,很容易挤垮联通,这时就需要对联通进入提供援助以及限制中国电信的垄断行为。另一方面,竞争有时是可能的,但可能会造成我们所不希望的结果。如电信业开放可能使有的公司选择效益好的地段进行服务,而对偏远地区拒绝服务。这与自然垄断厂商履行的“普遍服务义务”相矛盾。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绝大多数的“挑奶皮”(俗称“挑肥拣瘦”)式竞争将会从整体上降低行业的可维持力。为从根本上促进自然垄断行业的长远发展,激励自然垄断型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减轻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