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北京版四年下《植树问题》word教案3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发觉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小组合作、沟通,使同学们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培育同学们从实际问题中发觉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育同学们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育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同学们在观察、操作和沟通中探究并发觉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师:猜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级别的问题,(抻出一只手)看着老师的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数学?(5、5个手指)师:再猜一个四年级级别的问题,再看着老师的手,老师从中也得到了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吗?(间隔)师:对,4指的是手指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我们手上每两个相邻手指之间就有一个间隔,大家认真观察老师的手,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的时候呢?3个手指呢?2个手指呢?师:你们发觉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谁来说一说?(二)初步感知1.创设情境:同学们,最近周老师家在修筑围墙,我想在其中一堵长24米的外墙边种上几棵矮树,每隔6米种一棵。请你帮我设计一份植树方案。最多需要几棵?最少又需要几棵?理解题意:A读题;B你能获得哪些信息?C理解“每隔6米”是什么意思?2.设计方案,动手种树:同桌合作完成设计图。(可以用各种方法表示)假如同学在开始无从下手,可以求助于老师。(老师准备好线段图的材料)3.反馈沟通:你们组是怎样设计的?(板书):A贴作品(两端都种),需要5棵。(老师画出线段图)B贴作品(只种一端),需要4棵。(老师画出线段图)C贴作品(两端不种),需要3棵。(老师画出线段图)(假如同学不能说全,老师可以自行出示缺漏的那种)4.介绍线段图师:刚才同学们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路,用一个小点来表示树,这就是线段图,在学习数学时,我们常常借助它,帮助我们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解决实际复杂问题,它对我们学习数学很有帮助。(三)合作探究,总结方法:A提问:这几种方案符合题目要求吗?谁来说说他们相同的地方在哪里?(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相等的;间隔个数也是相同的)B提问:他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板书: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不种)C下面我们具体来看这三种方案中的第一种:两端都种的情况。提问:在这种情况下,每隔6米栽一棵,也就是每6米为一个间隔,24米里有几个这样的间隔?你是怎么计算的?(生说,师板书:24÷6=4(个))提问:4表示什么?(间隔数有4个)(结合图认真观察)提问:4个间隔需要几棵树?(5个)(结合同学回答,完成一张表格)总长(米)间隔长度(米)间隔数(个)棵数(棵)24645……………………写出你发觉的方法提问:为什么4个间隔有5棵树?生: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每个间隔都跟着一棵树,有4个间隔就有4棵树,因为它两端都栽,所以还要加上前面的一棵。(列式4+1=5(棵))师:刚才我们是用列式和画图的方法探究出了间隔数和棵数。师:假如现在让同学们来种树,除了可以每隔6米种一棵,你们还想每隔几米种一棵呢?(根据同学的回答师填表格)师:请同学们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种情况,用列式或画图的方法来探究它的间隔数和所需棵数。(同学活动后反馈沟通,共同完成表格)师:从表格中,你能发觉间隔数与棵数有什么关系吗?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生说,师板书:间隔数+1=棵数)D运用规律。师:老师有问题要考你们了,知道的同学马上起立回答我,比比谁的反应快?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8个间隔要有几棵树?10个间隔有几棵树?6棵树有几个间隔?10棵有几个间隔?E、继续探究规律师:同学们已经发觉了当“两端都种”的时候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只种一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