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三下《种子发芽了》教案教学目标:1同学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全过程,体验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2培育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同学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格、绿豆种子、实验盒、水、滴管、纸巾、钟表、温度计。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你们平常吃过绿豆芽、黄豆芽吗?今日老师和你们一起讨论种子发芽的实验二、沟通实验计划,完善实验操作。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毕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2)介绍实验材料。浸泡2天的花生蚕豆、绿豆、黄豆的种子。(3)演示解剖方法。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育皿中。(4)分组讨论。讨论重点: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注意比较三种种子的异同。(5)小结种子由种皮子叶胚芽胚根胚轴构成。2、讨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1)、同学分小组沟通讨论(2)、根据猜想制定实验方案3、老师提出问题有哪些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讨论?4同学猜想阳光、空气温度、水5各小组围绕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光照、温度、水这几个条件,谈谈准备讨论什么?准备怎样讨论?6同学沟通()改变的条件是水;不改变的条件是空气光照、温度;()改变温度的条件,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改变空气光照的条件,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7用课件的形式,展示三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并配有相应的讲解。三、配备材料,分组实验。1明确了实验计划和操作方法后,想一想:你们需要什么材料做实验?2同学说材料:实验记录表格、绿豆种子、实验盒、滴管、纸巾、温度计等。3现在一切实验材料准备好了。我想请一位同学说说打算怎样一步一步做实验?4同学介绍实验方法5同学分工合作做实验,老师巡视、指导。6实验结束,老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同学做的实验成果,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表扬。四、联系实验,鼓舞同学大胆猜想。1老师提出疑问请你们猜一猜:播种后的绿豆种子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不同条件下的绿豆种子变化的时间是否一样,会有什么不同?(指导同学看书思考)2同学猜想(1)绿豆种子会发生种子膨大、种皮破裂、出现根、长出叶等四方面变化。(2)不同条件下的绿豆种子变化时间不一样。水少的种子变化可能慢些。(3)在温度低的种子变化可能慢些,甚至有时不发芽。(4)在黑暗中的种子变化可能慢些。3小结:你们真聪慧!能想出这么多方面的情况。到底谁猜的结果对了,那就需要你们课后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再比较得出结论。五、联系生活实际,扩展延伸所学知识。探讨:植物的向光性和向水性。板书教学反思:附送: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三下《种子发芽了》简案认知目标:1.能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能设计简单的二维图表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述讨论成果。2.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同意合作沟通,体验到合作沟通的乐趣。3.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拓展性目标:记录种子发芽及生长过程,认真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记录。活动准备:用水浸泡一天以后的植物种子、放大镜、刀片、镊子、瓷盘、纱布等。观察现象,做好观察记录。让同学自己确定要准备的材料。相关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认识种子的结构一、提出问题:种子什么会发芽?它有哪些结构特点?二、猜想假设三、组织同学观察、讨论、运用工具进行讨论。1.在观察中,引导同学提出问题;也可以在教室里利用音像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同学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提出问题:“春天来了,种子落在土壤里开始发芽,说明什么?”只是对探究方向的一种提示。组织活动是老师要以开放的心态,为同学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启发同学积极动脑,通过观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并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2.画出种子的结构,猜想种子哪一部分能发芽?活动二:依据猜想制定实验方案。1.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