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网络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与2024年网络编辑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汇编2024年网络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为了使农远设备与资源更充分地“走进课堂、面对同学、用于教学”,使我校农远管理与应用水平再上新台阶,更好地开展远程教育工作,根据《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安徽省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意见》以及肥西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农远管理与应用工作经验,特制订本年度我校“农远工程”管理应用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教育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促进农村教育的科学化、法律规范化、制度化,达到农村教育资源共享;贯彻执行教育部《中学校老师继续教育规定》、《全国中学校老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文件精神和落实中央、省、市、县局对农村中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要求,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农村中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提高我校老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进展,推动我校老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拉近与城市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距离,特制定XX~XX学年度“农远工程”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网络管理中心工作计划)。二、工作安排1、远教资源接收与应用本学年远程教育资源数据ip(包括省网台)资源的接收工作按(播出)计划进行,每周一至周三接收省网台资源,周四至周五接收远教ip资源,并做好两项资源的保存、整理与发布工作。按时开机收视,及时浏览及处理收视信息,期中、期末定期整理和向老师提供最新资源第1页共6页信息(通过公示、小提示等形式),将接收的资源及时整理发布,充分利用ip资源以不断满足我校老师的教育教学需求,满足师生利用网络教学的资源搜索、加工、应用等需要,为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作保障。此项工作由学校农远管理员全权负责,教务人员及相关应用人员极力配合。老师使用远教资源进行备课、上课等教学活动,原则上要及时整理和保存好资源结果,可以不定期地上传到学校校本资源库中;网管中心在学期中和学期末根据老师上传资源的数量、质量等,参照量化标准进行赋分并提交教导处备案,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2、多媒体教室管理与使用本学年多媒体教学管理工作由高长春老师负责。根据《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凡45周岁以下老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两节多媒体教学课,具体任务按课时安排工作量折算。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学课的质量,要求学科老师提前一周仔细进行电子备课,搜索多媒体教学资源、编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科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室至少提前一周填写预约登记表交学校农远管理员,管理员提前一周张贴多媒体教室使用预约课表,并根据预约课表进行目标管理,授课老师下课后立即在多媒体教室填写使用记录否则不计入个人使用工作量,学期结束由学校进行统计、总结并作为绩效考核依据之一。多媒体教室按县局有关规定每周上课课时不少于20节,课时安排计划根据老师具体的课时工作量核算(具体计划见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可以实行以下排课:(1)由教导处牵头、各教研组单位配合,根据学校教学周课表以及各老师学期或学年度教学计划和课时进度安排,初步拟定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表,学校网络管理中心据此制定《多媒体教室授课计划表》配合使用。第2页共6页(2)启用临时预约课表(按原计划),授课老师在一周前或课前一天进行预约登记,如有冲突节次,授课老师要及时协商调整并在预约课表中作修改或备注。解决冲突的原则:一是遵照预约的结果;二是临时照顾如上级领导、同行听课,各种形式的教学评比活动打断预约节次或周次等;三是上级文件、通知等急用;四是缺代课、调课补充节次。3、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工作由王友兵老师、高长春老师负责。期初需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课时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仔细备课、组织教学,期末需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根据我校实际,信息技术课教学应遵循原则:一是教学地点为班级、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二是循环使用的教材按年级放一套在教学楼各年级组值班室,供班级课堂教学使用;放一套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原则上一机配同年级两本书;放一套在老师办公室,供多媒体教室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