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空气和冷空气》表格式教学设计备课时间:2024年9月10日授课时间:2024年9月11日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课型合作实验几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知道热空气升,冷空气下降。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一直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兴趣讨论空气的其他性质。乐于亲近自然,有讨论自然的欲望。教学方法实验、讲解、讨论。教具学具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使用教材构想本课在同学了解空气的性质基础上引入热空气和冷空气,通过实验让同学更多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培育同学讨论自然的欲望。设计意图培育同学亲近自然,有讨论自然的欲望。师生双边互向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节课我们发觉了空气的什么性质?2、同学回答。3、提问:空气会流动么?我们身边的空气一般是怎么流动的?谁来描述一下?4、同学讨论回答。二、讨论热空气的流动。1、谈话: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2、提问: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3、提问: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这能说明什么呢?4、谈话: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觉了什么?5、小结: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三、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1、谈话:空气受热会上升,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解释。2、同学猜想,沟通3、老师演示实验4、提问:为什么原来平衡的纸杯在点燃火柴以后纸杯以后会上翘?5、同学回答。6、小结:点燃火柴后,使纸杯里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比空气轻,就会上升,所以推着纸杯上升了。7、出示热气秋、孔明灯:你知道为什么会上升?使水发明的么?四、讨论冷空气的流动。1、谈话:热空气是上升的,那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冷空气?打开冰箱冷藏室。冰箱里的“白气”往哪里流动?冬季的冷风从哪里钻进来?2、同学沟通汇报。3、提问:生活中的例子告诉我们冷空气往哪里流?3、小结:冷空气向下流五、探究风的形成1、提问: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风是什么?风是怎样形成的?2、同学思考,讨论。复习前知,引入新知老师演示,直观理解热空气上升原理。同学对冷空气下降,较难理解,需要及时指导。师生双边互向活动设计意图3、同学讨论汇报。4、小结:在地面上,由于地面冷热不同,热空气上升,冷空下降,导致的空气流动就是风。六、总结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七、布置作业课后61页1、2、3、4题教学设计尾页板书设计热空气和冷空气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向下流教学反思附送: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空气和冷空气》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日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热空气和冷空气》首先,我对本节课进行分析说教材《热空气和冷空气》是苏教版学校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同学已认识了空气的性质,本节课在用多种方法认识了空气性质的基础上,本课从空气的流动性引入空气受热和受冷时会怎样流动为话题,指导同学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认识到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进而认识地球各个地方冷热不同,造成空气冷热不均,导致了冷暖空气的循环流动而形成风。本节课也为今热在气体中的传递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热空气是怎样流动,讨论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第二部分,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第三部分了解人们如何利用热空气,制作热气球。第四部分,解释现象,推想风的成因。由于这节课按课时划分是2课时,我今日就第一节来说课。教学目标通过一年的学习,学校四年级同学已经有了学习科学课的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但分析概括能力还不是很高。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方向,知道热空气上升是因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2、能力目标:培育同学运用感官进行实验、操作、推理认识自然事物的...